新一年已开始,如何调整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状态?1月3日上午,九龙坡区“积极心理学”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上,著名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带来了一场名为《后疫情时代的积极心理重塑》的“心理指南”,指出新年新气象,需要整理心情,疗愈创伤,直面困难,迎接美好新一年。 据介绍,2020年九龙坡区和清华大学签订协议,打造九龙坡积极心理实践基地,该讲座是该项目的内容之一。接下来,该区将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区机关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所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 为何提倡积极心理?彭凯平教授指出,在疫情时代,⼈们的⽣活中出现了更多磨难、逆境以及不确定性,期间承受的⼼理压⼒让人感受到焦虑,恐惧、烦恼,杂乱,无助,甚至抑郁,“‘内卷、躺平、摸鱼、打工人’其实反映的是普遍的民众心理。” “所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彭凯平教授解释说,压力激素会使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而负面情绪的本质是对压力的应激反应机制。进化心理学认为消极心理会促使人采取行动规避风险,但负面情绪持续时间不宜太长,如果持续时间超过1周,就会对身体有影响。 建议每天运动十分钟 如何克服负面情绪?彭凯平教授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呼吁大家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积极心理才能让人活得更好。” 他分享了调整情绪的积极心理“八正法”,包括平稳呼吸、闻香、抚摸身体、抬头挺胸、运动、专念、倾诉和写作。 他解释,心理学教授认为,吸气可以物理降低温度,安抚情绪。闻香是特别快的调整情绪的方法。闻香使人心情平静。抚摸膻中穴有舒缓情绪的作用,抚摸肚子,安慰肠胃也会使人类的心情好转,掌心有丰富的触觉细胞,鼓掌可以振奋心情。经常抬头挺胸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很好的缓解。他建议,每天运动十分钟,有条件的运动至少半小时,遇到负面情绪,找人非标准答案的诉说、聊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推荐激发幸福能量的 “五施法” “不要躺平,不要宅,要动起来,做一点事,让自己有用,对调整心态也有帮助。”彭凯平教授以白熊效应实验为例,指出实验证明,逃避、压抑和控制疼痛、创伤或困扰都会导致这些心理症状以更负面的方式回归。 因此,用积极的心态来转移、替代和升华对调整心态会更有效,以“四有”(即有大爱、有快乐、做有用的事、有意义)目标来完成转移、替代和升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专注做事,产生澎湃的福流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彭凯平教授说。 此外,他推荐激发幸福能量的 “五施法”——颜施:笑、身施:动、言施:说、心施:悟、眼施:观。
撰稿:陈丹 九龙坡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戴林 审核:张馨允 总值班:丁香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