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市级专家组成员、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袁国丹回答现场提问。见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1月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新冠感染市级专家组成员、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袁国丹对网络传言的新冠特效药以及“丙种球蛋白”可预防治疗新冠等进行了回应。 袁国丹说,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是没有所谓的“特效药”的,“丙种球蛋白”不是常规用药,更没有预防新冠的作用。 目前,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中抗病毒药主要推荐用于发病早期,也就是发病5天内,轻型、中型并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简单来说就是,抗病毒药要发挥作用,针对的人群是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人,这部分人群尚没有发展成为重型和危重型,在发病5天以内使用效果最佳。 抗病毒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袁国丹说,新冠病毒刚进入体内开始复制的时候,抗病毒药通过抑制和干扰病毒复制,能够降低病毒载量,从而减少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再加上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上降低演变为重型、危重型的概率。换句话说,如果他的病程已经超过5天的,已经演变为重型、危重型的,没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即使使用抗病毒药也是没有明显获益的。即使适应人群在适应时间段使用抗病毒药,也仅仅是降低病毒载量,降低演变为重型、危重型的概率,缩短病毒转阴时间。而且抗病毒药物是有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同时还须特别注意抗病毒药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果本身有基础病,在服用一些药物的,在未看说明书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抗病毒药,是存在风险的。 因此,抗病毒药的应用需要选择适应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时机,并不是所有新冠感染者都能获益。如果本身存在肝肾功能损害的,在服用调脂、抗凝、心血管等相关药物的患者需在医生评估指导下用药,不能自行随意用药。在服药期间,还需要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否则是存在风险的。目前市民在药店是无法购买到相关药物的。 关于目前被疯狂抢购的丙种球蛋白,也就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俗称“静丙”,“丙球”,它是从人体血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体,属于血液制品,类似于外源性补充,被动获得免疫。而最新版新冠诊疗方案中并未推荐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案。诊疗方案中提到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并不是老百姓说的丙种球蛋白,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专指采用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浆制备的药品,含有新冠治疗所需的特异性抗体,目前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暂时没有批准上市,所以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因此大家疯狂抢购的只是普通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并非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对新冠也没有任何治疗和预防作用。请大家不要再盲目抢购,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选择药物。 原标题:新闻发布会 | 专家:“丙种球蛋白”没有预防新冠的作用 抗病毒药的应用需要选择适应的人群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