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消息被广泛关注,该病例源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记忆力下降得厉害”“刚做过的事总是不记得”,不乏焦虑情绪。2月7日,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桂莉表示,该病例只能算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偶发案例,从临床上来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仍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很少。 “以我们医院为例,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人基本上还是以老年患者为主,45岁以前发病的病人相当罕见,就算有此类病人,也主要是因为遗传。 对于网友提出的记忆减退等问题,桂莉称不用过度担心。“实际上记忆和很多因素相关,绝大多数人‘忘事’往往是功能性的,并不是大脑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就能有效缓解记忆力减退。” 桂莉说,99%以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多因素、多基因引起。“60岁以上的人群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高危人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率会逐步上升。”桂莉还透露,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检测技术的升级,目前阿尔茨海默症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认知障碍的确诊人数呈上升趋势。“以西南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到2022年的数据为例,住院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数就从2020年的34人上升到2022年的47人,认知障碍确诊人数也从2020年的213人上升到280人。” “由于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目前我们对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早识别,早干预’。”桂莉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都会有正常的老化现象,记忆力会有一定程度下降,这个很容易成为患者本人或者家人忽视的原因,都会合理化解释为“人老了,记性不好了”。但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疾病,因为发病比较隐匿,这个病在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痴呆前前15-20年,就已经存在病变基础,从疾病的病理变化出现开始到轻微的认知下降,这个阶段会历时超过15年,这个阶段是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此外,强化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风险。国家卫健委印发的《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就倡导要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隔离,能有效降低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同时,应防范中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从而尽量消除阿尔兹海默症的各种诱因,降低患病风险。 原标题: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症引发关注 专家:绝大多数人“忘事”是功能性的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