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关于认定2022年度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决定认定“三峡库区库岸滑坡灾害”等10个野外站为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其中包括依托于重庆大学和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的“三峡库区库岸滑坡灾害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大学“西南合川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交通大学和长江航道局“长江上游航道生态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环境生态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三峡库区特色道地中药材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 △陈绍成教授在研究站采集野外木香种质 资料图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做什么的? 以三峡库区特色道地中药材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陈绍成介绍,“道地中药材指的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区域,拥有悠久种植历史、品质优良、具有独特加工方法、产地有用药习惯,临床公认的的中药材。” 学校花大力气建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一是为制定三峡库区中药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调控提供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数据;二是破解库区中药品质严重退化、产量不高、病虫害严重等关键技术难题,为实现库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重大技术支撑。 三峡库区的很多地方都种植中药材,是当地非常重要的绿色经济。以黄连为例,重庆地区很多山区种过黄连的土地,再次种植的时候就会出现“根腐病”等病虫害,导致产量变低、品质变差。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测记录土壤微生物、水分、光照等多种环境因素,再运用遥感技术观测野生黄连的生长环境样本。”陈绍成表示,通过对样本进行对比,就可以人为对环境做出干预调整,培育出更好品质的黄连。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三峡库区的特色道地药材贴上一个‘身份标签’,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种质芯片,就可以知道是否是三峡库区出产的特色道地药材。”陈绍成介绍。 据了解,“三峡库区特色道地中药材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全国第一个中药材野外观测平台。目前,陈绍成教授团队正在着手规划土地,在前期多年观测研究的基础上,正在与库区区县协商合作计划,预计今年5月份左右开始推进建设。 原标题:重庆增加10个市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