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3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会召开。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过去五年,重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1.9倍,投入强度提高0.48个百分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6倍和2倍,科创板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新增国家科创平台28个、增长35.9%。超瞬态实验装置、中国复眼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增“两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17人、国家“优青”55人,R&D人员总量增长1.2倍。 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集聚各类研发平台964家,奉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 新增开州高新区,16个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新增科技型企业6050家、高新技术企业1240家,增长16%和24%。3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审核,1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启动建设未来产业科创园,提质发展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新增国家科技孵化平台19个,技术合同成交额630.5亿元、实现翻番。为2403家企业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0.7亿元、增长30.8%和31.2%。 今年,重庆将力争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35%左右,科技型企业超过4.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0家。实施《重庆市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同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有效吸纳社会投资,壮大科创培育基金。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持续服务企业科创板上市,力争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家。 依托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引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完善外国人来渝工作管理服务,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华人科学家。持续开展减负专项行动,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讲好创新故事、宣传创新典型,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 围绕成果转化这个焦点,优化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和“先投后股”试点,促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力争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750亿元。 原标题:今年,重庆力争科技型企业超过4.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0家 编辑:田露军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