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走进区域看发展】传承千年技艺 “大足雕客”打造就业“金名片”

2023-2-25 17:26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大足石刻文创园内,石雕工匠正在进行石刻创作。新华网 刘文静 摄

新华网重庆2月24日电(李华曾 刘文静)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精美的大足石刻会说话,在大足石刻1300余年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石雕技艺,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石雕工匠,“雕刻经济”历经千年而不衰。

2月22日,“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重庆大足石刻文创园,了解当地如何发扬大足石雕工艺,让“大足雕客”成为就业“金名片”和致富“金钥匙”。

一块大足本地的红砂岩,经采料、构思、制图、泥塑、制模、雕刻、精雕、细磨、抛光等诸多复杂工艺,才能造就一座生动精美的石雕。

大足石雕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伴而生。2021年,大足石雕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走进大足石刻文创园,此起彼伏的敲打声从厂房里传来,石雕工匠正忙着将一块块石材雕琢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此时,重庆市大足职教中心石雕石刻老师杨声才正在雕刻教学模具。尽管已经从业十多年,一座看似普通的石像,他也需要20余天才能雕刻完成。“现在虽然利用数控机械减轻雕刻毛坯的工作,但是最终要想雕出有细腻感和生动感的作品,还是需要手工完成。” 杨声才说。

大足石雕工匠数以万计,长期以来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不利于现代石雕人才的培养,也不适应行业升级发展需求。

展厅里陈列的现代石刻工艺品。新华网 刘文静 摄

为此,大足区人力社保局打出组合拳,创立“大足雕客”统一劳务品牌。招募民间雕刻工匠、大中院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劳动力,在这一品牌下,帮助他们就近增收。

“参与石雕石刻专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可以考取石雕工技能等级证书,石雕从业人员还被正式纳入了国家工程师职称序列,这对我们当地的石雕工匠更是一大利好。” 大足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蒋仕惠说。

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让“大足雕客”劳务品牌有了勃勃生机。据介绍,近年来,“大足雕客”获得国家级个人奖项56项,省部级个人奖项283项,同时拥有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160余项,产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547项。这让“大足雕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高品质石雕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大足雕客”带动上下游创业就业人员11万余人,年创收达200亿元。

作为“大足雕客”施展才能的舞台,大足石刻文创园抓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与资阳安岳共同申报重大项目,引进富瑞雕塑、莲山艺术、蜀源雕塑等川渝12家雕塑龙头企业,培育23家中小微雕刻企业入驻,建设川渝石刻文创产业综合实训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高效整合川渝石刻文化资源、艺术资源、产业资源,共建石雕孵化园、玉雕孵化园、石刻文创人才交流中心、石雕行业人才技能鉴定中心。积极建设川渝石雕石材市场和珠宝玉石市场集群,打造辨识度高、影响力大,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新高地。” 三驱镇党委书记,大足石刻文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陈表示。


原标题:【走进区域看发展】传承千年技艺 “大足雕客”打造就业“金名片”

编辑:田露军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