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推动4、5、9、10、环线 五线互联互通

2023-3-20 10:4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轨道列车在城市中穿行 龚梦源 摄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图为牛角沱区间单轨5车相会。 钟可臻 摄


五线互联互通运营、推进60个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工程……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于近日发布《重庆轨道集团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重庆轨道交通绿色发展指明方向与路径,涉及绿色出行、绿色运营等多个方面。一起来看看,未来乘坐重庆轨道交通出行将有哪些变化?

推动4、5、9、10、环线互联互通运营

未来,重庆人出行时,能更多感受轨道交通“一车直达”的便捷体验。

在绿色运营方面,《方案》提到,将进行全线网行车组织效率提升:推进5号线与江跳线贯通运营,建成实现不同运营主体、市郊铁路和城轨交通联通运行的示范工程;在4、5、环互联互通运营基础上,推动4、5、9、10、环线互联互通运营;深入研究线网客流特征,推广2号线4/6/8编列车混跑扩能改造的成功经验,根据各运营线路客流动态变化,灵活设置列车编组等。

推进60个轨道站步行便捷性工程

在绿色出行方面,《方案》提出优化全网换乘接驳。

具体来看,今年新增开通已运营车站9个出入口,推进弹子石、冉家坝等60个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工程。配合推进弹子石、冉家坝等60个轨道车站周边慢行步道可达性、便捷性提升工作。

通过推广山地A型车推行公轨集约

2017年首次亮相的山地A型车,正在4号线、5号线、10号线、环线运营,它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载客量大等特点,适应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

《方案》提到,要突出绿色建造,通过推广山地A型车,推行公轨集约,重点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体来看,鼓励采用不同的车辆制式,结合山地城市独特的地理特点,根据不同客流情况、不同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车辆制式。

更多轨道站出入口通道夜间可过街

《方案》也提到,要突出绿色运营,通过编制《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节能和绿色改造技术导则》,推广应用多维度绿色改造措施,建立城轨绿色改造体系。

其中,要开展便民设施改造、噪声扰民问题整治、车站环境改善提升、客服智能化四大惠民改造行动,持续推进车站出入口通道夜间过街功能改造,利用具备条件的车站增设更多夏季纳凉点,以便民改造增加市民对轨道交通发展的获得感。

打造全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线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提到,突出绿智融合,通过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维服务、智慧网络管理等手段构建智能应用新场景,以先进智慧技术支撑节能降耗目标的达成,推动绿色城轨创新发展。

据了解,目前正在建设的24号线,便是重庆城轨绿智融合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也是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首条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路融生态、绿色、智慧于一体,将搭建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综合平台、地铁全生命周期数字建管平台,建立生态智慧运维服务核心系统。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