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 当你打开水龙头,干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哗”地流出来,你是否想过,这样的水来自哪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到达千家万户。 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之际,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世界水日”暨“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活动举行,在和尚山水厂,一起来找答案。 “一滴水”的洁净旅程 “水厂取水的原水来自长江,将长江江心水通过深井车间提升至配水井,经过原水管道到达水厂。”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水到达水厂制水区后,首先抵达沉淀池。 沉淀工艺区域主要分为预沉池和沉淀池,经过混合、絮凝、沉淀三个步骤,一滴水就完成水质处理中第一环。 “经过这一步后,原水中的泥沙、大部分悬浮物得以去除,原水浊度大大降低。”该负责人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和尚山水厂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能够有效增大沉淀面积,提高杂质的去除率。 随后,上层清水经集水槽汇流,进入下一步过滤工序。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滤池。 放眼望去,滤池与沉淀池大同小异,但是当把水放完后,可以看到,滤池呈现“V”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V型滤池具有截污量大,过滤周期长的特点。水流自上而下,通过滤砂的截留,细小悬浮物、有机物、细菌被大量去除,浊度进一步降低。 下一步,水抵达清水池。和尚山水厂地下建有三口清水池,单口容积1万立方米。在清水池的末端,汇通的管道,将水汇入送水泵房。 送水泵房配置“5大2小”共7台机组,经过处理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出厂水将通过这里加压,经过输配水管网送到千家万户。 因重庆是山地城市,二级泵房出厂水只能覆盖低区用户,高区用户则需要通过三级、四级加压站像完成接力赛跑一样到达目的地。 智慧水厂让每个环节“清晰可见” 和尚山水厂自1992年投运,至今已有31年历史,水厂现有供水能力35万m3/d,服务人口100余万人,是目前市自来水公司供水量最大的水厂之一。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浪潮,水厂也紧跟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趋势,切实提升城市供水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需求。 在这里,率先执行次氯酸钠消毒先进工艺,目前正逐步推进“智慧水厂”建设。 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纳新介绍,DCS集中控制系统的加持,加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后,对于加药更加精准,让整个管网的调度也更加精准,用现代化手段及时找到漏点,可以减少能耗损耗,同时,对于全过程的精细管理、精准控制,也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出水更加稳定、安全、可靠。 与此同时,市自来水公司沙坪坝水厂内也充满着欢乐,汉渝路小学的小朋友们跟随着老师一起到水厂探究自来水的奥秘。“真神奇,一杯浑浊的水怎么隔一段时间就变清澈了!”水课堂上,孩子们瞪大着眼睛仔细探究着杯子里水的变化。“这是净水剂,吸附泥土变重后就沉下去了,上面的水就变清澈了。”工作人员向孩子们解释道。 原标题:世界水日丨“一滴水”这样到达千家万户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