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西南医院获悉,近年来该院接诊的帕金森病患者逐年增多,其中不乏50岁下中青年患者。该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帕金森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组长黄河清教授提醒,帕金森病并不可“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由于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退化变性所导致,多在60岁以后发病。 “我们在门诊中接诊了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黄河清举例说,他曾接诊了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个人问题,情绪开始变得低落,后来不仅记不住事,工作上还犯了不少错。直到他出现反应迟钝、手抖等症状,才来到医院就诊。 黄河清告诉记者说,中青年人患帕金森病的概率在增加。研究发现,5%~10%的帕金森患者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 为何中青年帕金森病患者数量会逐渐增加?在黄河清看来,主要与触发帕金森病的因素有关,比如遗传、老化、环境等因素。“越年轻患病的患者,病因中遗传因素占的比重较大。”黄河清说,这意味着,如果家里有帕金森患者,就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应症状,需及时就医。 黄河清也提到,帕金森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也就是常见的“抖”,此外还有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 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陈晓燕说,帕金森患者的心理负担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帕金森病的表观性很明显,无论手抖、表情僵硬,还是行动迟缓等症状,到了中后期就特别明显,因此,帕金森病患者有很强的“病耻感”;另一方面,帕金森病进展到中晚期,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下降,这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焦虑”。 “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吕胜青说,通过科学规范治疗,帕金森症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原标题:西南医院专家:中青年人患帕金森病概率增加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