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3年全市防汛备汛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将于4月15日进入汛期,根据综合研判,汛期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干旱偏重、局地暴雨洪涝突出。 市应急局副局长陈绍丛介绍了我市做好防汛备汛相关工作情况,市水利局副局长谢飞、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卢斗昌、市气象局副局长周国兵、市规资局副局长韩列松、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徐祖国主持新闻发布会。 根据气象水文多次会商研判,长江、嘉陵江、乌江水位接近正常年,伏秋旱明显,强度中等,较2022年偏轻,长江河谷及高山易旱区可能发生局地干旱灾害。气象方面,37℃以上高温日数较常年略偏多,较去年偏少,汛期有8至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接近常年,西南部和东南部为暴雨洪涝易发区。 目前,全市正加快工程治理,完成1178个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113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组织应急、水利、规资、气象、住建等部门组成8个检查组,对全市41个区县全覆盖开展汛前督查检查;按照应对100年一遇洪旱灾害标准,优化完善了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工程险情、山洪灾害、特大干旱五个板块专项应对方案。 此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也与四川、贵州等省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实现水情、雨情、工情等信息共享,做到工作互通、工程联调、应急联动。
原标题:发布会|4月15日重庆进入汛期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