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大银幕以铅笔手稿的方式,渐显出5位身穿球衣的少年时,等了整整27年的“湘北队”VS“山王队”的比赛终于拉开序幕…… 4月20日,《灌篮高手》电影版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从凌晨时分开始,大家的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都刷屏着“爷青回”“我等了整个青春啊”“熟悉的音乐一响心就燃了”等相关评论。 20日中午11时许,我(重庆晚报记者)也握着“青春入场券”,观看了该片。 记者观影体验 唤起27年前的回忆 相比于凌晨时的爆满,中午时分的影院人少了很多。这一场,包含我在内,坐了8个人。开场前,大家浅聊了一下,都是“70后”“80后”上班族。有人感慨了一句:“你看,我们都是中年人了,但樱木他们永远是少年。” 流川枫和樱木花道“世纪击掌” “湘北队”取得胜利 随着电影开场,樱木花道、流川枫、宫城良田、三井寿、赤木刚宪出场,作为一名“85后”,我脑海里尘封多年的记忆再次被唤起。 《灌篮高手》是日本漫画家井上雄彦以高中篮球为题材创作的漫画。1996年播出动画片版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还未拥有“看电视自由”的我,总是趁父母一出门就立马调台观看。虽不懂篮球,我依然看得热血沸腾,并暗戳戳地将流川枫视为“男神”,还买了不少相关的贴画。 这次的电影版,选择了比樱木花道更普通的、身高仅1.68米的“小个子”宫城良田作为主视角,他带着哥哥的遗志,将篮球视为精神支柱。这场大赛,宫城良田所在的“湘北队”,对上的是实力强悍的“山王队”。 逆风翻盘的热血 “湘北队”是首进全国大赛的“菜鸟”,实力明显处于劣势,所有人都以为“山王队”能轻松取胜。 比赛中,“湘北队”在落后20多分的情况下开始奋起反追。比赛最后9.4秒,“湘北队”仍落后1分。此时,流川枫接球一条龙快攻,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终结比赛,谁知流川枫却助攻无人防守的樱木花道。樱木花道接球后,用他曾经最不擅长的中距离跳投,球进灯亮,樱木花道压哨绝杀! 79比78,“湘北队”最终绝杀强大的“山王队”。虚脱的樱木和流川枫,完成了“世纪击掌”。影院现场的8个人,鼓掌声比影片声更加响亮。 网友声音 @kiven文:最后一集了,赤木说接下来就是全国大赛了,第二天我急匆匆地回家打开电视,却播放的其他节目,我心想会不会过几天就演了,结果一等,就是整个青春...... @玉:《灌篮高手》真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啊,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就算是没看过,但也一定听说过! @伪文艺的豆先生:当年一句“全国大赛见”,让我们等了27年!陪伴我们成长的樱木花道、流川枫、宫城良田、三井寿和赤木刚宪,首次集结大银幕,也是最后一次集结大银幕,共赴“全国大赛”之约!那些年的青春热血再次沸腾,湘北五虎,影院见! @一趟光:这么多年之后竟然还有机会重温我的童年,看到预告片,一下就把我拉回到那个暑假,眼泪都要出来了!全国大赛见后的渺无音讯,让我等得好辛苦啊! 观众感受 观影感受如何?我也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中有凌晨赶去观影的人,也有写过篮球小说的作者,还有组团观影的老同学…… 是“青春”,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佩恩(男 “80后” 兼职作家) 《灌篮高手》动画片播放的时候,我正在上初中。因为它,我喜欢上了篮球,并且坚持到了现在。 也是因为《灌篮高手》,我从那时起开始关注NBA。在1996年选秀大会上出现的天才高中生球员科比·布莱恩特,由于他长相帅气、球技了得,或许也是高中生的原因,一下子就成为我眼中现实版的流川枫。 2016年,为了纪念喜欢篮球的那段青春岁月,我开始尝试写一本与篮球有关的小说,名字就叫《我与科比当队友》,全书66万字,也算是一本热血小说。那之后,我将写小说坚持了下来。可以说,《灌篮高手》于我而言,影响的不止是“青春”,它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套光碟,是我和老爸永远的记忆 戴璐(女 “80后” 钢琴教师) 作为重庆首批热爱动漫的“80后”孩子,我怎么能错过这场电影。 我还记得,在人和街小学读三年级时的那个寒假,我去广州与创业中的爸妈相聚。在广州新华书店逛书时,无意间看到了《灌篮高手》正版VCD,甚是喜欢,便吵闹着要爸妈买给我。最宠爱、迁就我的老爸,当即花了几千元买了一整套送给我。 长大后再回想,在那个年代,花几千元买动漫是多么奢侈的事啊,可老爸终究实现了我的梦。去年,老爸病逝,这套光碟我会一直好好保存下去,因为它也是我和老爸之间永远的记忆。 我的青春“里程碑”,终于落幕了 石也(男 “80后” 重庆市广益中学2005届3班学生) 4月20日,我们重庆市广益中学2005届3班的4个“大男孩”,因为这部电影重聚,一起抽出中午休息时间奔向电影院。 第一次看《灌篮高手》,是在上世纪90年代,重庆电视台下午6点档的节目,每天播放一集,天天守着看。 那时候我最喜欢樱木花道,因为他很调皮,还跟我一样外向。樱木作为曾经的篮球运动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队里的“顶梁柱”,在他身上,有“80后”男孩向往的“英雄色”。 现在的我把运动当成习惯,这多少与《灌篮高手》有关。如今等来大结局,我的青春“里程碑”,也跟着它一起落幕了。 凌晨观影,现场99%都是老男孩 小白(女 “80后” 平面设计师) 我是凌晨去观影的,占座率大概有一半,里面99%都是“老男孩”,有的人头发都白了。 电影是3D贴2D皮肤做的,动作流畅,但是表情有点生硬。但是都无伤大雅,大家都是看到了自己的曾经,我们都老啦,他们依然年轻!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实习生 李彦庆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