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有2.4亿人次出游的"五一"小长假,各地"人从众"。天上也很忙。假期前一天,4月28日,国内客运航班量已经冲至13650班次,较2019年日均客运航班量,增长约10%。假期首日全国客流指数前十的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排名第五,客流指数较平日增幅超过了11%。航空运输业,被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江北国际机场的机场航班和旅客运输生产,从今年开年,就恢复势头强劲。 航空运输业 恢复势头强劲 都说2023年,开局即奔跑,航空运输业恢复势头,也不容小觑。4月18日,江北国际机场发布消息称,机场航班和旅客运输生产同比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五一小长假,人气再涨。4月28日,就迎来客流高峰,进出港旅客累计超13.2万人次。假期第一天,进出港航班913架次、旅客吞吐量超14.4万人次,分别比2022年同期增长64.21%、135.74%。整个五一,江北国际机场起降架次预计将超过4500架次,旅客吞吐量超过65万人次。 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 建设提速 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对外连接能力是重要参数。航空运输和其它交通物流方式比,运量总体不大,但距离长、范围广、时效强、附加值高。国际航协的统计数据显示,航空运量占全球总量不足1%,但货值却占全球贸易总值的35%以上。芯片等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几乎全部依托航空运输。 当下的重庆,正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谋划形成更多具有辨识度的高质量标志性成果,实现整体跃升。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是重要任务。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的重大项目,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正全面提速,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完成投资9.83亿元。全年计划完成45亿元,使整个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 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T3B航站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全面断水,屋面钢结构网架已提升到位,凤凰展翅、蓄势腾飞的形象基本形成。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左右。 据介绍,T3B航站楼面积为36万平方米,将新建148个停机位,通过跨座式单轨与T3A连接。计划到2024年底,全面建成。届时,江北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的布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 江北机场 迈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 重庆现有的民用运输机场,是"一大四小"的布局。当下正积极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推动实现"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机场格局。支线机场的建设,也好消息不断。黔江机场T2航站楼,4月中旬正式启用,改扩建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的发展需求;万州机场改扩建项目,也有望5月底具备通航条件。机场保障能力在提升,枢纽功能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航线网络也在持续拓展。 江北国际机场迈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截至2022年底,江北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109条,通达36个国家80个城市,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城市。虽有疫情影响,2022年,仍完成旅客吞吐量216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5万吨,分别位列全国机场第2位、第8位,航空市场韧性足、潜力大。 3月26日,江北国际机场开启今年的夏航季,新增了庆阳、唐山、保山、敦煌等11个新航点,国内总航点数达到144个。同一天,黔江机场开通"合肥—黔江—拉萨"航线,为武陵山地区开辟"经渝入藏"全新通道;3月27日,重庆江北机场公司联合厦门航空推出"渝闽快线"服务产品,精品商务快线品牌"渝快线"再添新成员;3月28日,重庆—云南澜沧直飞航班开通;4月15日,万州—西宁航线开通......接连不断的"上新"动作,折射的是重庆航空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而能级跃升的背后,离不开制度创新。 保税航材监管模式 在于渝启用 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在全国创新开展"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 新航集团在大陆20多个城市实现了新加坡直飞。机务维修中需要的航材品种多、数量大。之前,保税航材在不同区域调配,需要分别向各地海关备案和申请,手续繁琐。碰上飞行航点没有保税仓库,需要随机携带,效率低,成本又高。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设立后,保税航材可以跨关区自由调拨存放,流转高效,运营成本也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川渝两地的协作也日益密切。重庆机场集团与四川省机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之间,开辟地面运输固定路线,进行货物陆空联运;国航、川航、重庆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积极深化两地市场运力投放、航线开发等协同发展......当然,在看到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真实的差距。民航局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成渝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04.3万吨,远落后于长三角机场群、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和京津冀机场群。 在重庆交通大学教授、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勇看来,接下来,川渝两地务实合作,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和便利化很关键。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勇: 作为一个机场群来说,怎么样对外展现是协同一体的,这里面可能就涉及到航空之间的中转,中转当中的这种签证等等,能够形成便利的一体化的服务标准,形成协同的对外开放的航空物流集散中心。第二要强调两地政府,还有和行业管理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协作的机制,去推动川渝机场群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比方说,国际航线,怎么样在多个机场之间,形成有效的航权还有时刻资源的优化配置。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非一日之功,离不开万千劳动者的付出。这个“五一”,有上千名建设者,坚守在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施工现场。你们的付出,是最好的蓄势,我们一起期待起飞的那天。 原标题:重庆第1眼 |共建世界级 成渝"闻机起舞" 编 辑:蹇汶佑 校 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 建设提速 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对外连接能力是重要参数。航空运输和其它交通物流方式比,运量总体不大,但距离长、范围广、时效强、附加值高。国际航协的统计数据显示,航空运量占全球总量不足1%,但货值却占全球贸易总值的35%以上。芯片等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几乎全部依托航空运输。 当下的重庆,正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谋划形成更多具有辨识度的高质量标志性成果,实现整体跃升。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是重要任务。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的重大项目,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正全面提速,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完成投资9.83亿元。全年计划完成45亿元,使整个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 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T3B航站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全面断水,屋面钢结构网架已提升到位,凤凰展翅、蓄势腾飞的形象基本形成。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左右。 据介绍,T3B航站楼面积为36万平方米,将新建148个停机位,通过跨座式单轨与T3A连接。计划到2024年底,全面建成。届时,江北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的布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 江北机场 迈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 重庆现有的民用运输机场,是"一大四小"的布局。当下正积极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推动实现"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机场格局。支线机场的建设,也好消息不断。黔江机场T2航站楼,4月中旬正式启用,改扩建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的发展需求;万州机场改扩建项目,也有望5月底具备通航条件。机场保障能力在提升,枢纽功能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航线网络也在持续拓展。 江北国际机场迈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截至2022年底,江北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109条,通达36个国家80个城市,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城市。虽有疫情影响,2022年,仍完成旅客吞吐量216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5万吨,分别位列全国机场第2位、第8位,航空市场韧性足、潜力大。 3月26日,江北国际机场开启今年的夏航季,新增了庆阳、唐山、保山、敦煌等11个新航点,国内总航点数达到144个。同一天,黔江机场开通"合肥—黔江—拉萨"航线,为武陵山地区开辟"经渝入藏"全新通道;3月27日,重庆江北机场公司联合厦门航空推出"渝闽快线"服务产品,精品商务快线品牌"渝快线"再添新成员;3月28日,重庆—云南澜沧直飞航班开通;4月15日,万州—西宁航线开通......接连不断的"上新"动作,折射的是重庆航空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而能级跃升的背后,离不开制度创新。 保税航材监管模式 在于渝启用 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在全国创新开展"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 新航集团在大陆20多个城市实现了新加坡直飞。机务维修中需要的航材品种多、数量大。之前,保税航材在不同区域调配,需要分别向各地海关备案和申请,手续繁琐。碰上飞行航点没有保税仓库,需要随机携带,效率低,成本又高。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设立后,保税航材可以跨关区自由调拨存放,流转高效,运营成本也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川渝两地的协作也日益密切。重庆机场集团与四川省机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之间,开辟地面运输固定路线,进行货物陆空联运;国航、川航、重庆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积极深化两地市场运力投放、航线开发等协同发展......当然,在看到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真实的差距。民航局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成渝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04.3万吨,远落后于长三角机场群、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和京津冀机场群。 在重庆交通大学教授、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勇看来,接下来,川渝两地务实合作,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和便利化很关键。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勇: 作为一个机场群来说,怎么样对外展现是协同一体的,这里面可能就涉及到航空之间的中转,中转当中的这种签证等等,能够形成便利的一体化的服务标准,形成协同的对外开放的航空物流集散中心。第二要强调两地政府,还有和行业管理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协作的机制,去推动川渝机场群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比方说,国际航线,怎么样在多个机场之间,形成有效的航权还有时刻资源的优化配置。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非一日之功,离不开万千劳动者的付出。这个“五一”,有上千名建设者,坚守在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施工现场。你们的付出,是最好的蓄势,我们一起期待起飞的那天。 原标题:重庆第1眼 |共建世界级 成渝"闻机起舞" 编 辑:蹇汶佑 校 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