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3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冉天然: 挑战行业难题 废盐变废为宝

2023-5-4 09:51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近日,“新时代奋斗者——2023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发布仪式举行,在发布仪式后台见到冉天然时,他向记者展示了用相框裱起来的一句诗,说这是他师傅在一次公司科技创新推动会后,写给他的寄语,“这句诗一直伴随我在工作中进步和成长,勉励自己,世上没有简单易成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不断在技术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2010年7月,冉天然进入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先后担任操作工、DCS操作员、值班长、调度员,目前是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氯碱分厂二级主任工程师。

深厚的技术积淀,已成为他挑战行业难题,创新废盐回收利用制碱工艺的底气。

“无处安放的固态废盐,是化工行业的‘老大难’,不仅处置费用高,还容易污染土壤和水。”公司负责人说道。

看着固态废盐堆积如山,冉天然就想能不能变废为宝。

废盐处置技术难度大,可复制性差,投入产出比差。面对行业痼疾,冉天然敢想敢干,怀着挑战的心态开始研究。

冉天然介绍,废盐杂质含量较高,主要包含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我们先通过高温裂解有机杂质,然后使用沉淀法去除钙、铅、镉、汞。”

沉淀法只能将废盐重金属粒子含量降到百万分之一,仍远远达不到作为制碱原料使用的要求。面对困难,冉天然又动起了脑筋。

“树脂吸附的处置成本较高,一开始根本没有考虑。”冉天然说,后来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把沉淀法处置过的废盐,再用树脂吸附,成本上就划算很多,废盐中的重金属也能降低到十亿分之一级别。

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的废盐,可达到制碱原材料纯度标准,作为原材料投入生产使用,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保护环境。

作为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冉天然一直在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的道路上奔跑。2022年,他带领团队创新工艺,回收制碱产生的废水和废盐,解决了废盐处置这个行业难题,对实现“零排放”,真正做到变废为宝,让环境更美好发挥积极作用。

这些年来,冉天然主持完成了氯碱分厂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片碱冷凝水回收技改项目,每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15万余立方米,同时大幅减少纯水使用量,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150余万元,成为公司节能减排的典范。

“作为化工行业人,永远走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我的目标是既要让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要满足老百姓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冉天然说,只有生态得到保护,人民生活才能幸福,这就是新一代化工产业工人的追求。


原标题:2023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冉天然: 挑战行业难题 废盐变废为宝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