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工业大数据平台后,我们对焊接车间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每年可节省原材料成本近300万元。”5月12日,位于北碚蔡家的重庆能正机械有限公司中控室内,生产节拍、单日产量、能耗指数等一系列曲线图、柱状图随着各类实时数据的变化跳动着,公司副总经理江勇正根据图形走势,安排季度生产计划。 江勇所说的工业大数据平台,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渝设立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提供。该中心落户北碚蔡家后,依托航天科工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军工科技优势,已先后实施8个基于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为1000万元左右。 北碚区的汽摩、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占比重,中小企业多。“工业大数据平台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资金不足等难点,设计的一款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平台可将自主研发的工具软件解构为节能降耗、企业管理、车间数控等轻量化的模块,企业按需购买相应模块进行拼接组装,就能让车间或产线变为工业互联网的使用场景。 作为一家老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早在2020年,重庆能正机械有限公司便实施了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引进机械手等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然而,受原料上涨、下游需求减少等影响,公司利润增幅并不明显。 去年,工业大数据平台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他们破解了难题: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只需加装传感器,就能实时收集每台设备的生产数据,配合后台的智能制造控制系统,便可精准预测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以及设备状态、效能等。“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仅能避免原材料的过量购买,还能在钢材等原料价格较低时适当囤积,控制企业原料成本。”江勇说。 去年,该公司运营成本降低16.39%,能源利用率提升16.67%,年营业额增长30%以上,总营业额达1.2亿元。 目前,工业大数据平台已服务全市6000余家中小企业,连接设备19121台/套,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原标题:北碚工业大数据平台 每年为汽车配件厂省近300万元 编辑:田露军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