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幸福旅程。”今天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你是在旅游,还是在去旅游的路上? 现如今,旅游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刚需”。眼前的美景、口中的美食、身边的趣事、朋友圈的晒图,构成了旅行大部分的意义。 ▲游客打卡洪崖洞夜景。郑宇 摄/视觉重庆 然而,现实与理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旅游经历并非全都是美好的。 说起旅游中的“烦心事”“糟心事”,想必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苦水。从吃饭遭遇“刺客”,到住宿订单被毁约,再到景点“货不对板”、低价团诱骗购物,等等。其中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景区游客中心各种各样防不胜防的宰客套路: 一些景区将游客中心设置在距离核心景点较远的位置,游客游览核心景点必须为观光车、缆车、游船等费用“买单”; 一些景区另立各种单独收费的“园中园”“景中景”,一步一收费,甚至上厕所也要收费; 一些景区游客中心垄断销售刚性需求的商品,如饮料、食品、雨衣等,价格基本上是正常售价的N倍,有的甚至连白开水都要有偿供应,十元一杯…… 这些景区游客中心的吃相实在太难看。说白了,部分景区正是利用游客“好不容易来一趟”的心理——既然来都来了,已经付出包括时间成本和吃喝住、交通费用等在内的经济成本,不在景区游玩自然是亏了。 ▲宰客行为。/新华社 巨大利益面前,一些景区除了在游客中心“宰客”外,还会在人气较旺的观景点或需要二次消费的地方,花式忽悠游客掏腰包。 一哄——反复给游客灌输所谓“花钱买方便”观念; 二吓——如果游客不交钱,就会遭遇厄运或不测之类的; 三来硬——对于哄不听又吓不住的游客,景区则用强硬态度嘲讽游客“玩不起”。 “一哄二吓三来硬”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游客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往往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自认倒霉。 什么是游客中心?游客中心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属性是服务,要以服务游客为中心,成为为众多远道而来的客人服好务的地方,而不能沦落为“宰客中心”,把游客当成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 游客中心直接关系到景区的形象,甚至是整个城市的形象,不是一定要建得豪华气派,关键是要为游客提供温馨服务。 景区要“站着把钱挣”。搞些小伎俩、耍些小聪明的代价,可能比你想的还严重。游客们不仅会“用脚投票”,还会通过网络传播,让景区“美名”远扬——实际上是污名和骂名,到时候大家自然会用行动去“整顿”这些无良景区。 “口碑”是旅游的金字招牌。在这个方面,重庆不少景点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千厮门大桥封桥方便游客打卡。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你看,无论是现实版“千与千寻”洪崖洞,还是穿楼轨道、两江汇夜景,这些“网红”景点都没有门票,纯免费。这也是重庆每到节假日总能聚拢人气、财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庆还因为“硬核”宠粉,让出一座跨江大桥,登上微博热搜,被网友评为“最不宰客的旅游城市”。 宰客是一个老话题,但还是十分有必要经常性批评,尤其是在国家旅游日这个特殊日子。再次奉劝那些在游客中心收费上“玩套路”“耍手段”的景区,莫为门票、车船票、高价商品遮望眼,以免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相关部门也要跳出“门票经济”的陈旧思维,从区域旅游经济大局出发,加强监督管理,坚决制止景区举起宰客的“刀”,严惩“害群之马”,净化旅游市场,不断降低游客在景区游玩的成本,让每一名游客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原标题:游客中心不能成为“宰客中心”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