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寻城记 | 山城袁迹——纪念袁隆平逝世2周年

2023-5-22 11:3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民以食为天,留下“无数好种子”又鼓励大家做“一颗好种子”的袁隆平爷爷,不觉已离开了两年。作为一个不是很幸运,没有亲眼见过袁隆平爷爷的记者,倒是有幸采访到几位曾经亲眼见过并和袁隆平爷爷聊天的老师们。曾经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袁隆平爷爷,他曾在重庆哪些地方留下痕迹?当年有什么故事?如今又是怎样?一起来看看吧。

南岸篇

他给孩子们留了很多签名题词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祖籍江西,1930生于北京,1938随父母辗转到了重庆,在重庆南岸龙门浩住了七八年。他们当时的门牌号是周家湾狮子口龙门浩27号(今下浩周家湾27号)。

南岸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黄璜咨询了相关老师,说因时代的发展变迁,后来下浩周家湾27号也另外改建,这一片现在是武夷滨江小区了。

虽然有遗憾,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在上新街站出去不远,过红绿灯就能找到龙门浩隆平小学。

龙门浩隆平小学校长吴红川,曾在2010年6月,与袁隆平爷爷小学时玩得最好的同学黎浩(原南岸区天然气公司职工,也已离世)一道前往长沙拜访。袁老为激励母校小学弟小学妹们,题写了“好好学习,炼好身体”八字,寄予厚望。

吴红川说,他和袁老有一张合影。那是2012年4月的百年校庆(小学有百余年历史,先后改名10次)前夕,教委邀袁老参加,他因身体原因未成行,但欣然为母校题写下“书香启迪智慧 参与创造未来”的办学理念。这照片上他在写字,就是这个内容,如今这些题字,都在学校一楼展馆里面,师生们都可以参观。

吴红川说:“在2012年6月校庆时,袁老捐款2万元,在学校设立‘袁隆平创新奖’激励孩子们开拓创新,勇攀知识高峰。如今我们学校还设有此奖。”

此外,吴校长说:“为了纪念袁老,我们学校还专门设有水稻田,每年种一季。田不多,但收获后都会把成果熬粥让师生分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吴校长说:“袁老亲切,平易近人,喜欢锻炼,幽默,有情义。他在1939年入校,读的小学四年级,他的小学成绩不是拔尖的,但对老师有深厚感情,他曾回忆他喜欢的老师是教国文背诵《三字经》的黄启瑞老师,还有教体育练‘一二一’的祝自清老师。他要好的同学黎浩老人,生前还时常邀他到家里做客。他曾回忆小时候也和其他重庆男孩子一样,夏天热的时候,不知危险,带着弟弟下江游泳,被家长拿着‘黄金棍’教训过。哈哈,他那时真的是很可爱……”

龙门浩隆平小学供图

北碚篇

他曾经也追过星

袁隆平爷爷小学毕业后,先后入读重庆复兴中学、重庆赣江中学,后转入武汉扶江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相辉学院(后并入西南农学院和西南大学)学习农学。

所以,记者又跑到了北碚的西南大学打卡,询问袁隆平爷爷当年是否也给母校留了言。

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郑劲松说:“留言也有,学校档案馆有不少资料。有他的签名,他的照片,他用过的密码箱,还有背后有签名的学生证原件!”

西南大学档案馆供图


郑劲松说:“我们最近才找到袁隆平老人的学生证原件,很是珍惜,所以没有展出。这个学生证,正面可以看见袁老年轻时的风华正茂。背面也有意义。那是在他就读大学期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2月,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国讲述志愿军的英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参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年4月至7月,当时的宣传部宣传科长嵇炳前等三人组成的代表团在重庆作报告,西南农学院的同学袁隆平就在里面。他听了报告,激动不已,冲上主席台,掏出学生证,请嵇炳前给自己签名。嵇炳前在袁隆平的学生证背面写下一行字——隆平同志,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到底!”

郑劲松说,袁老当年也追星,追的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明星!他后来还为此报了空军,通过36项考试,成了空军预备役。遗憾的是最后临练习了,和同学们被退了回来。

郑劲松说:“袁老后来曾数次受邀回到母校,每次回来都受到欢迎,争着和他留影的同学们都以此为荣。我曾经因为在学校宣传科工作,所以有更多机会和袁老相处,真是荣幸。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曾陪袁老去南山一棵树看夜景,当时周围的游客数百人,看到袁老都不约而同给他让出最好的观景位置。哦,对了,袁老于1949年考入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1950年该校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后来并入西南大学。所以,相辉学院旧址,里面应该还有部分袁老的信息,也非常值得去看看。”

于是,记者打车来到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址纪念馆。

很不巧,大门关闭在装修,问了周围的居民,说估计下个月才能等到开放进去参观。但周围的老民居,还是可以看看的。

这民居有什么特别的呢?是门口有百年黄葛树吗?非也!老居民孔阿姨说:“我们这里的民居啊,都是老房子啦!抗战时候,复旦大学就在这里。抗战结束后,复旦大学搬走了,就成了相辉学院。然后又变成西南农学院。后来农学院也搬走了,就入驻了厂。我曾经就是厂里的员工,做丝的。这里有礼堂、食堂、教室、宿舍等等,以前可大了。”那这里哪一个曾是袁老的教室呢?孔阿姨说,真不知道哦,这么多教室……

虽然有点儿小遗憾,但学校旧址外下去,就是嘉陵江,可以稍微弥补。据《袁隆平自传》(口述)中透露,袁隆平喜欢游泳,经常到江中游泳。特别是大学时,他经常把衣服举在头顶,踩假水过江,到北碚那边看电影,吃饭,参加其他活动。想必,滔滔江水,都见过他的英姿。怪不得,周围环境都那么美……

链接>>>

袁老还给他留过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一颗小小的种子里面种下希望,你永远不知道它长大后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但命运的馈赠就是如开盲盒一样,时不时会有惊喜。

郭久麟,重庆渝中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他于袁老在世时,在海南、三亚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次采访过,并写了传记《袁隆平传》。在书页,郭久麟晒出了袁老赠他的勉励:山外青山楼外楼,科学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郭久麟说:“能为袁隆平立传,是我一生的荣耀!”

(部分文史资料摘自郭久麟著《袁隆平传》等,冉金龙、张川耀等人对此文亦有贡献,一并感谢)


都市热报-厢遇记者:杨雪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