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18季)丨疏影:啼血杜鹃

2023-6-6 09:00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啼血杜鹃

文/疏影

 

2023年5月9日零时30分,我亲爱的母亲,与世长辞。

其实母亲一直在等,在等这个5月,母亲拼尽生命最后一口气终于等到了!

50年代初那个春天,祖屋后山坡漫山的杜鹃花娇艳欲滴。那天阳光明媚,母亲正在地里薅胡豆行,忽然看到对面田坎上走来两个年轻人。“打头那个人挑着担子,那是聂家六弟,我认识。后面是一个穿蓝色中山装很精神的年轻人,身材魁梧,挎着军挎包,一看就是城里人。”母亲每次回忆到这里都会眯缝着眼晴停下来,恍惚又回到了第一次看见我父亲的那个瞬间。那一年,父亲回渠县老家相亲,而我姑姑介绍的姑娘正是我母亲。

母亲和父亲相爱了,定婚,结婚。杜鹃花怒放的时候,母亲随父亲来到重庆,安家沙坪坝小龙坎。

 

“归——归——呀……”窗外树梢上有杜鹃鸟细细柔柔的啼声,母亲坐在窗台上织毛衣,泪流满面。四年前的五月,父亲乘鹤西归。那个令母亲悲痛欲绝的五月,我把母亲接在身边日夜侍奉。那件淡黄色毛衣,母亲织了拆,拆了织,母亲手那么巧,可是?最后母亲才说:“这件毛衣是等秋天凉下来去看你爸爸时穿的,一定要织到最好。”

母亲一直在刻意保持平静。那个傍晚,忽然看到母亲向窗外张望,嘴里念叨着:“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来啊?”我突然悟到母亲每天是在窗台上等候我父亲!我轻轻搂着母亲的肩头:“妈妈,爸爸知道回家呢,我们边吃饭边等爸爸啊!”母亲清醒过来,哽咽着说:“以前你爸爸下午出去跟老伙计们打川牌,每次我都靠在落地窗前看你爸爸是不是回来了。”我窗前的草坪也是一条回家的路,母亲天天就等啊盼啊渴望着有一天父亲会奇迹般地出现在路的那一端。

那个夏夜,家里飞进了小虫子,我正要去赶虫子,母亲急急拉住我的手说:“不要动,这个小虫子是不是你爸爸来看我们的啊?”我的泪水瞬间就掉了下来。每每听到大门外有响动,母亲就会问:“谁在敲门?”就会立即走到门前凑向“猫眼”看,久久伫立着一动不动,我知道母亲是在等一个敲门声,一个心心念念的敲门声啊……

怕我们伤心,母亲一直在坚强地克制内心的悲伤。每次我出门,母亲都会催我快去快回。好几次回家,在门外听到母亲在跟钢琴上父亲的照片倾诉,在压抑地低声哭泣。门外的我,泪如雨下。但是,我们都假装着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其实我们都知道那就是一层血泪斑斑的窗户纸,谁都不忍心也不敢去剥开,哪怕心如刀绞。

 

母亲从小受着老式家庭“家规”、“家训”、“德言容工”的教育,作为长女,母亲13岁上就跟着我外婆学纺织缝纫刺绣编织等女红手工。女儿们从小到大春夏秋冬的棉袄、外套、小衣都是母亲买了“老头”布,用大大的剪子和一块硬木尺子裁剪,一针一线缝成一件件宽大的衣服。母亲总说,小孩子长得快,缝大一点,今年穿了明年还可以穿,姐姐穿了妹妹还可以接着穿。

记得那些没有星光的夜晚,灯光总会把母亲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我9岁那年,生了一场祸及生命的重病。高烧40度,除了柴胡针剂,医院没有药物可以持续性降温。母亲抱着我们姐妹哭成一团,每天用酒精和冰块给我降温。记得母亲慈爱的目光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眼泪……

婴儿降临人世前,佛与婴儿道别。婴儿一直在哭,佛安慰婴儿:“别害怕,我早已安排好一位菩萨引领你去到人间,她会保护你,照顾你,爱你。等你长大以后,菩萨完成了使命,才能回到我的身边。”婴儿停止哭泣,问:“菩萨叫什么名字啊?”佛微笑着说:“她的名字叫——妈妈”。

在女儿心里,母亲就是上天派来的菩萨。

 

2023年5月9日零时30分,天上多了一颗亮晶晶的星星。抬头仰望苍穹,泪如泉涌。

2022年冬至,我的本命虎年生日。病中的母亲年初就为我买了红衣红裤“扎红”,说这样才能驱邪避害,又一遍遍叮嘱我:“今年是你的大日子,妈妈还给你准备了大红包,如果妈妈不能陪你了,到时候你一定要把红包收起来啊。”9月,我的纪实散文《父亲的誓言》在中国散文学会“奋斗新时代——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当我把奖杯和奖状捧到母亲手里,当我趴在母亲病床边,再一次一个字一个字给母亲念这篇文章,母亲喃喃着父亲的名字,泣不成声。

母亲的眼睛越来越清澈,像婴儿般纯净也像水晶石一般透着澄澈的亮光。母亲念叨父亲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母亲清醒的时候会仔细地问遍每一个女儿、孙子和曾孙子的近况,一个都不会拉下。每当我们要母亲安心养病不要再操心,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变老都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呢,母亲就会柔声说:“你们再变老,在妈妈心里也是孩儿啊!”

母亲,您的心尖儿上挤挤挨挨站满了孩子们,跟千千万万平凡又伟大的中国母亲一样,您一辈子把所有的苦难都独当了下来,却唯独忘掉了自己。

亲爱的母亲,这就是您啊,柔如江南水声,坚似千年寒玉。

5月8日,母亲血氧饱和度再次反复螺旋式下降,孩子们都守候在母亲身旁,心急如焚。我紧紧抱住母亲,额头紧紧贴着母亲的额头,我撕心裂肺地喊:“妈妈,妈妈,我是英,我是英哪,我是您的英哪……”但是母亲再没有应答,两滴清泪从母亲眼角渗出……

在我的怀里,母亲带着九十春秋的风霜雨雪和幸福荣耀安祥地回到了天堂。

窗外,杜鹃花开成一团火焰。

 

“祖屋后山那一大坡杜鹃花,每年都开得鲜艳得很。难怪老人们说,那一大坡杜鹃都是杜鹃鸟日夜啼叫,口吐鲜血染红的花儿。那时候,我爱坐在院坝里看那些我们山里头的花儿。”每次听母亲说到山里的花,我都会笑吟吟地说:“妈妈,您可别小看‘山里的花’哈,她的学名叫‘啼血杜鹃’,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哟。”

那一年,父亲和母亲相爱了。晨钟暮鼓里父母相亲相爱度过了50周年金婚纪念、66周年金钻石婚纪念,一起见证了女儿们成家立业、孙子们从英俊少年到业界精英,一起见证了五个曾孙子曾孙女在幸福成长,四代同堂安享金色晚年。

在母亲眼里,火红的杜鹃花见证了自己纯真的爱情,见证了“一开始,就是一辈子”忠贞不渝的相濡以沫;在女儿眼里,母亲为孩子们呕心沥血,燃尽一生,不正是漫山遍野烈焰般盛开的“啼血杜鹃”么?

70年前父母相爱在杜鹃花盛开的春天,70年后,母亲追随父亲并肩九十高寿同步五月归隐在红红火火织锦般美丽的杜鹃花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母亲,您的慈爱您的良善您的贞静您的坚韧您的温柔美丽,与日月同辉……

五月的杜鹃盛开满天的挽歌,亲爱的母亲,那些挽歌也盛开在女儿和您子子孙孙的心里,如烈焰,生生不息。

“归——归——呀……”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