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我的高考 文/樊开源 每到一年高考季,脑海里就出现莘莘学子们匆匆忙忙的身影,还有那一双双饱含希望又略带焦虑的眼睛。高考,与青春有关,与梦想有关,它会让曾有过此经历的人终身难忘。 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当时我在巴县永兴公社寨子坡知青场当知青,立马和几个知青同伴请假回城找书复习。没有老师指导,同伴们互为师生,遇到难题,把不懂的题收集一起,谁回城就请他找老师解答。从9月接到通知到12月开考,时间紧迫,尽管白天劳作辛苦,晚上我们在知青场上的一间空房子里支起桌子挑灯夜学。冬夜寒冷,大伙找来柴禾在屋中燃起炭火驱寒,在微弱的灯光下啃那些已经淡忘了的课程。 记得那年高考时间是12月下旬。开考头天,我们公社100多名参加高考的男女知青背着铺盖卷走去赶客车,区政府安排大伙们在粮站的一间大粮仓里打地铺。第二天高考开始了,共考了两天,科目只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四门。时隔46年,考了些什么都忘记了,奇怪的是有两道题却记忆深刻。一是语文试卷中的默写毛主席的诗《蝶恋花·答李淑一》和物理试卷中的“木球掉入水中”的力学计算题。其实,许多人考完4科心里却没底。出了考场,我又回到知青场继续干农活。 转眼到了1978年初春,有天上午,大队张书记突然跑来知青场,通知我到公社开会,寨子坡就我一个知青去。当我赶到公社时已近中午,来到公社的小会议室,见一向威严的公社刘副书记笑容可掬请我入座,并向我祝贺。天啦!我中榜了!我恍然如梦,不敢相信,从公社出来,我一路小跑回到寨子坡告知我的知青伙伴们。 接下来是等候录取通知书,没想到,带着期盼的等待感觉好漫长。3个月后,那封点燃我心中梦想的一纸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狂喜的心情无以言表。寨子坡的伙伴们为我欢呼雀跃,有的提议厨房马上生火办席,把保管室的高梁酒抱出来,办夜宴庆贺。寨子坡上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知哥知妹们真的是情深似海。 那一年高考,那一年奋战,那一年期待,那一年欣喜,如今历历在目。回味起那段青春的岁月,那种为梦想而坚持的勇气与力量,至今都会心怀感动。 (作者系南岸区作协副秘书长)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