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双城周刊 | 读城·永川

2023-6-27 17:41 |来源: 重庆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永川:一场大调研产生的效应

▲6月27日《重庆日报》第12版



今年6月才封关运行的永川综合保税区要留出扩区空间。

这是永川区一份调研报告提出的。

他们在这份名为《国际枢纽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中提出,出于布局临江国际枢纽需要,规划面积只有1.11平方公里的永川综保区要力争扩大范围。

近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5月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该区开展了一场专题大调研活动。

这场大调研,有可能深刻改变永川未来的发展。更多详情>>>


▲5月5日,永川科技片场正式揭幕。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爱上永川的N个理由

▲6月27日《重庆日报》第13版


核心提示

地处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之间的永川区,因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山型如“川”字而得名。

与山城重庆的山高坡陡和成都平原的一马平川不同,永川独特的平行岭谷地貌使其兼具川渝两地的特点——山上像重庆、山下似成都,巴蜀历史人文在此交融。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桥头堡城市,近年来,永川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永川这座城市“扎根”。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近日,笔者走访了3名外地在永川发展的企业家、创业者,了解他们与永川的故事,听听他们爱永川的理由。更多详情>>>

▲永川区兴龙湖公园里的慢生活。陈科儒 摄


有一种生活叫永川

▲6月27日《重庆日报》第14版


▲市民在永川兴龙湖公园晨练。陈科儒 摄


永川人的生活似乎很矛盾。

他们精致却又粗犷:他们的城区没有大江大河,却花大力气挖了兴龙湖、神女湖、凤凰湖等几个人工湖泊,并建设得美轮美奂,为城市平添了一份灵气,但夜幕下的大街小巷又满是吃火锅、吃烧烤的市民,大小广场上也满是前来健身的市民,热闹而又嘈杂。

他们潮流却又传统:在万达广场、华贸商圈、协信星光广场、永川里奥特莱斯等商圈里,能看到很多衣着考究,打扮入时的人,他们很可能早上刚刚穿着T恤去乡镇赶了场,为家里采买了新鲜的鸡、鸭和蔬菜。

他们平和却又激越:虽然生活在内陆的三四线城市,他们却是在国内最先尝试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一批人。他们平时不爱张扬,却总爱“憋大招”,引进长城汽车、星星冷链等大批知名企业,无人驾驶测试、影视科技走在全国前列。

永川不大却很包容:永川城区只有80多万人口,却有17所职业院校、近18万在校学生,一半学生来自外省。问永川人,可能说不上来一道特色鲜明的代表菜,可例举出的一堆美食里,火锅、烤肉、酸辣粉、耗儿鱼、尖椒兔等等都是融合了川渝地区的经典味道。

永川人这种看似矛盾的生活,可能与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有关:永川位于成渝之间,历来是连接成渝两地的交通要道。巴蜀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从而使其融合了精致与粗犷。历史上,永川不仅是湖广移民填四川的重镇,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还是永川地区所在地,从而使其形成“永立潮头、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

▲成渝高铁从永川穿城而过。

▲永川开启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运营。

▲市民在永川图书馆内阅读书籍。

▲永川乐和乐都主题乐园已成为川渝两地市民周边游玩的首选之地。陈科儒 摄

▲夜幕下的永川华茂中心,依然热闹。

永川新名片:成就工程师的城市

▲6月27日《重庆日报》第15版



核心提示

职教是永川的名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桥头堡城市,永川已拥有17所职业院校,近18万职教学子在此筑梦,每年向社会输送4万余名技能人才。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永川建设西部职教基地以来,永川以打造“产城职创”融合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为目标,全面迈开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一手抓产业,一手抓职教。永川正加快构建互联网时代现代学徒制、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职教体系,大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巴渝工匠、大国工匠,打造中国职教名城,让永川成为“成就工程师的城市”。更多详情>>>


▲在雅迪电动车永川生产基地,学生们正在进行实训。(永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6月27日《重庆日报》第16版

诗为媒,永川印象

作者简介

涂拥,四川泸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协副主席。有组诗发表《诗刊》《中国作家》《星星》《作家》《诗歌月刊》等刊物,有诗作入选多种年选。著有诗集《面你而坐》、诗文集《坐看云起》。

虽然永川泸州相邻,两城相距也不过百多公里,可在十多年前,我却没什么机会到永川,偶尔自驾旅游,也多是到野生动物园、黄瓜山、茶山竹海等几个景点,浅尝辄止于毗邻之地的自然景观之中。

而近几年却不同了,由于诗歌的缘故,我每年都会去永川一两次,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泸永文学界也迅速作出响应,开展了许多文化交流活动。我作为泸州市作家协会负责人之一,加入了其中,不仅知晓了永川文学,同时对这座有着千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尤其是其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取得的丰硕成就及有益经验,感触良多。

泸永两城有着共同久远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是一个文学青年。由于个人的阅读和交流所限,我对永川文学知之甚少,即使偶尔在报刊上看到几个作家名字,却并不知道他们就是永川人。后来,由于生活和工作原因,我中断了文学创作,直到2015年后才重新开始写作。

刚入诗坛,我便知晓了永川的《大风》诗刊,这本创办于2004年的诗刊,由永川区文联、大足区文联主管,永川区作协、大足区作协协办,办得大气、包容、创新,立足永川,面向全国,刊发了许多优秀作品,在诗界有一定知名度。很快我便在该刊发表诗作,并获得了“首届大风·金果源诗歌奖”,也入选了大风诗社主编的《百年新诗》。我也开始了与永川诗人们交流,结识了钟代华、吴海歌、蔡有林、龙远信、海清涓、锋剑、张吉美等许多诗友。他们热情好客,同时也文采飞扬,文学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除了在《大风》发诗外,我还多次在永川日报更名后的渝西都市报上发表诗作,这份报纸的香海棠版面,颇具特色,刊发了不少川渝作家的作品。

我主编川江都市报《川江》诗刊期间,在“川渝诗歌圈”版面,也推出过一些永川诗人的作品。《泸州作家》今年第三期,也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学双城记(永川作品选)”为题,推出部分永川作家的作品。而《永川文学》也即将推出“泸州文学作品专辑”,由此,拉开了新时期两城诗歌文化交流的幕布。

近年来,永川泸州两地文学界交流活动颇为频繁。仅我个人而言,就参加过永川首届大风·金果源诗歌奖颁奖活动、2022海棠香国诗人节、大风诗刊发行暨诗歌朗诵会、龙远信诗歌分享会等诗歌盛事,并到永川区规划展览馆、永川区博物馆、神女湖、石笋山、茶山竹海等地进行了文化采风,更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仰慕。

“茶山的要求不算高/基本在海拔一千米以下/不需要艳阳高照/反而喜欢云雾缭绕/心事能静静发芽就好/好茶山上往往会有老寺庙/茶叶听着经声长大/习惯一言不发,打坐于枝上/好茶往往就出自这种山/很多茶树挨过千刀万剐/并经高温高压/即使这样还算不上好茶/一个人品味/或者一群人豪饮,都不如/两个围着一壶茶好”(《好茶》)。这是几年前川渝诗人在永川茶山竹海采风后,我写下的一首短诗,虽然直白却真实地表达了我对永川秀芽茶叶和文朋诗友们的喜欢。记得当时我们在某酒店开会两三天了,来到了茶山竹海后,大家都非常兴奋,在一个农家乐中,品着清香的永川秀芽,看着幽深迷离、浩荡苍茫的竹海,呼吸着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新鲜空气,经天纬地,十分惬意。

曾经到过茶山竹海,却是走马观花,无非是好奇张艺谋电影《十面埋伏》外景拍摄地。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等几个明星雕像,在竹林中多年来也没发生什么变化,可周边环境,却日新月异。比如有按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金盆湖度假别墅酒店,有巴渝风情特色的仿古商业文化街——茶竹天街,还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永川秀芽”茶叶科技观光示范基地,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茶文化主题度假酒店中华茶艺山庄以及“东方梵高”陈子庄艺术陈列馆等等。这些都是之前我作为一个过客没看到的,或者说即使见过却不知其所以然。陪同我们采风的工作人员,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茶山竹海历史:茶山竹海原名箕山,乃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赐名,素有箕山天下隐之美称,与峨眉仙山、青城道山、九寨美景并称蜀汉四景。当年诸葛孔明途经而作“君子之行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乃天赐修身之地矣”等名句,箕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权贵政要游历隐没之地。

有了对茶山竹海历史文化的一定了解,再吹着渝西最高峰上的清风,喝着永川秀芽,食着竹笋宴,脑海中又会情不自禁产生另一番人文风景,也印证了经济的融合对于文化交往的不可或缺。

在这几年中,我知道了永川还是恐龙的故乡,恐龙化石分布在区内的二十多个镇街,同时出土的还有鱼化石、龟化石、松化石等等。

我看到了兴龙湖、神女湖以及望城坡、桃花山在城市的环抱中,清澈宁静,花团锦簇,“城在田中,城中有田,乡遇繁华,城满稻香”,好一派现代城市田园风光,充分展现出永川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生活。

我还看到了扎根于这片繁华土地上的永川文学的欣欣向荣,特别是文学队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这也意味着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追求和向往,呈现出这座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景观……

也许让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永川泸州间的道路。高速公路未通前,泸州到永川只能行走246国道,虽然路面还算好,但车多弯道也多,自驾一趟永川,100公里需3个小时左右。记得有一次我从永川回泸州,乘坐一辆大巴车,路上这辆大巴招手即停,走走停停,还没到泸州,很少晕车的我,便呕吐得不行了。而现在的永泸高速公路,路面开阔平坦,开车仅一个半小时,如此便宜快捷的交通条件让我从此不再有空间地域上的隔离和焦虑。

而这一切,要感谢诗歌,感谢诗歌给予我们的缘分。有了它我才对永川有了更深层次的交往和了解,也让我对永川这座城市产生了许多憧憬和向往,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的加快,相信同饮一江水的永川泸州,还会有更加广阔和深远的交流合作空间。我也愿意在双城文学交流中,为繁荣文学事业,共同发展与进步,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我要回到故乡

作者简介

张兵,笔名小桥老树,中国作协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著有《侯卫东官场笔记》《侯海洋基层风云》《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侯大利刑侦笔记》等多部畅销书。2012年《侯卫东官场笔记》荣获浙江省作协、中国《文艺报》等单位联合评选的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铜奖。2017年《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入选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2018年《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获首届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

1978年10月,父亲从部队转业,我们一家人由广东省韶关市千里迢迢前往四川省永川县。我来到永川时只有8岁,50岁时才调离,个人的成长经历恰好与永川改革开放同步,对永川的城建、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都有切身感受。今天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永川的交通建设情况。

永川位于成渝公路和铁路线上,与渝西片区其他城市相比较,总体来说是交通便利之地。可是在很长时间里,我仍然深感永川出行不便。这不是客观描述,纯粹是个人感受。

1986年7月,我刚刚初中毕业。母亲带我到重庆二郎走亲戚。早上七点出发时,母亲特意备上包子馒头、军用水壶和草纸。我觉得坐客车三个小时就能到达重庆,没有必要带这些物品。母亲道:“三个小时是理想状态,路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穷家富路,有备无患。”我和母亲来到汽车25队,乘坐长途客车离开永川。最初一切顺利,可是客车沿着老成渝公路开上来凤山时,意外发生——前方一辆大货车出现故障,堵死了公路。那个年代通讯不便,等待修好货车是漫长的过程,从山上到山下,汽车排成长龙。包子馒头、水壶和草纸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我和母亲不至于过于狼狈。长途客车到达二郎时,已是深夜。

从1987年开始,每到暑假,母亲就要带我坐火车到成都。母亲的发小在成都一所高校当教授,消息灵通,见多识广。母亲带我到成都,是想在填报高考志愿等方面获得帮助。在永川火车站坐上绿皮火车,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到达成都,整整十二个小时。那时火车是远距离旅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一票难求,别说坐票,能买到站票都算运气好。在火车站工作的亲戚能搞到车票,特别牛气。火车车厢内人满为患,甚至座位下面的空间都被人占据。那时社会治安不好,车内多有小偷。很多人为了确保安全,将钱缝到内裤上,时刻保持警惕。乘坐火车从永川到成都是一场囧旅,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

1994年,成渝高速公路通车,永川人民欢欣鼓舞。我们很激动地谈论“一个小时到重庆、三个半小时到成都”,认为这是人间奇迹。那年,我还在重庆师专读书,女朋友是北碚人。按照当时“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毕业分配原则,女朋友大概率会回到北碚工作。高速公路通车,就让我们两地分居成为可能。

大学毕业后,我和女朋友果然开启了两地分居生活。北碚到永川有直通客车,车票十五元,从璧山过青木关再到北碚,全程约两个半小时,遇到堵车则会无限延迟。我在红炉镇工作,星期五下午六点左右下班,先坐乡镇客车从红炉镇到永川城区,再乘坐长途客车,到达北碚通常是晚上十点左右。如果有事耽误,错过了北碚班车,只能先乘坐长途客车到重庆主城,再从沙坪坝坐公交车到北碚。如果路途顺利,大约五六个小时就能从红炉镇到达北碚城区。最惨的一次是遇到杨公桥大堵车,我凌晨一点才搭乘前往南充的长途客车到达北碚。

那时,北碚属于主城区,从沙坪坝到北碚的客车是公交车,票价一块五。永川是专县,从专县到主城的客车是长途客车,票价十五块。除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以外,两地分居还会增加交通和通讯支出。人朝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都是想尽办法从专县朝主城流动,很少逆行。我的婚姻因为有主城和专县的差距,很受了些折磨。我和妻子现在回忆起当年在路途上的奔波和由此受到的种种煎熬,依然唏嘘。

我们解决两地分居的办法是妻子作出牺牲,辞职后到永川工作,先是到一所民办学校任教,后来开始创业。妻子户口从北碚迁到永川时,岳父岳母内心格外难受,很久都没有给我们好脸色。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我们夫妻终于团聚。在我35岁时,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

2015年,高铁永川东站建成。成渝高铁通车后,从永川东站到重庆北站的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2017年,沙坪坝站开通,永川东站到沙坪坝只要19分钟。永川到主城的路程和心理距离被大大压缩,每天通过高铁来往于主城和永川的人很多。正是由于高铁开通,我们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让女儿到主城受教育。得知此消息,住在沙坪坝的岳父岳母喜出望外。新房装修好了以后,妻子带着女儿和未出生的孩子一起重归主城,我和妻子又开始了新的两地分居生活。相较于第一次两地分居,第二次两地分居的感受完全不同,往返永川和沙坪坝就是打个瞌睡的时间,不再辛苦。

回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大学毕业,因为距离和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而差点与妻子失之交臂,想起如今永川到主城的时空距离和经济发展速度,真真切切感受到时代的巨大进步。

现在,永川的交通格局还在发生让人惊喜的变化。

一是渝昆高铁通过永川。永川除了永川东站以外,还将拥有永川南站。渝昆高铁通车后,永川前往昆明也就两个小时左右,想吃正宗过桥米线和野生菌火锅,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是市域铁路将在2027年开通。市域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永川线全长68公里,起于重庆西站,止于永川城区,将接入重庆西站和重庆新机场两大交通枢纽,还可与重庆中心城区15号线等轨道线路贯通运营。高铁便捷,缺点是价格稍贵,且班次固定,必须提前到车站等候。市域铁路价格便宜,随到随走,是都市圈的标配。

三是永川正在推进渝昆铁路建设,着力贯通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全市出海出境大通道。提档升级永川港,打造长江重庆段上游首个3000吨级深水港。这对永川的工业和商业来说是一个极大利好,建成以后,必然影响深远。

四是谋划推进西环线建设,着力促进渝西地区互联互通,贯通泸州、宜宾等地;谋划推进南北通道建设,助力打造巴蜀经济走廊,更好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桥头堡作用。

拥有全面、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以后,生活在永川,能享受中等城市的舒适,又回避了大城市病,还能与外面的世界无缝连接,这是二十多年前根本不敢奢望的事。

永川是我的故乡,母亲长眠于此。我还有七年就退休,退休后,我要回到故乡生活,这是我的人生,也是我的梦想。


原标题:双城周刊 | 读城·永川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