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今夏蚊子都热死了?北京疾控回应:被热“懒”了

2023-7-15 09:39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人民网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近日,有市民表示他们感觉今年夏天北京地区的蚊子变少了,不像以前夏天那么“挨叮”了,蚊子都被“热死”了,这是真的吗?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今天发文表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蚊虫密度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但温度较高,特别是超出蚊虫适合活动的温度条件时,就会出现“蚊虫叮咬减少”的现象。

蚊子喜欢什么样的温度?

一般来说,蚊虫活动和叮咬比较活跃的区域是20℃-35℃。超出这个温度范畴,温度过高或过低,蚊虫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其活跃性会明显下降,致使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也会相应下降。

历史监测表明,每年7-8月是北京地区蚊虫密度与叮咬高峰期。结合前期蚊虫监测结果,如果高温的天气条件一解除,较高密度的蚊虫仍会对市民形成一定的叮咬骚扰的危害。

真相是什么?

蚊子“热死”了,这是真的吗?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对全市蚊虫密度的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今年蚊虫密度相比去年同期其实是明显增加而非减少。

特别是今年六月初,北京经历了多次降水,造成有利于蚊子繁殖的环境条件。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近期部分市民感觉到今年蚊虫少了原因其实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被蚊子叮咬的机率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蚊虫密度的下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特别是超出蚊虫适合活动的温度条件时,就会出现“蚊虫叮咬减少”的现象。

如何有效防蚊?

影响蚊子密度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和环境。除了合适的气候,还需要适宜的水孳生环境。做好各类环境中水的管理,也能有效降低蚊子的密度与叮咬。

为此,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广大市民仍应当注意:

自己身边环境中各种水体的管理,比如家中养花草、养鱼的水最好每7天更换一次;

房屋前后如果有瓶瓶罐罐,应当翻倒放置或直接丢弃,避免积水;

如果需要储水,也要盖好盖子,水体存放不超过7天。

此外,市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被蚊子叮咬:

穿着浅色、宽松、长袖长裤的衣服,避免穿着暗色或花色的衣服,因为这些颜色会吸引蚊子;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驱蚊剂或驱蚊贴等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防蚊;

在室内活动时,可以使用电风扇、空调、蚊帐等设备来防蚊;

在夜间睡觉前,可以检查房间内是否有蚊子,并及时清除;

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红肿、瘙痒、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或引发过敏反应。

至于部分市民感觉到蚊子变少了,其实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被蚊子叮咬的几率降低了,而这还要感谢近期反常的持续高温。

这是因为,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特别是超出蚊子适合活动的20-35℃范围时,蚊子就会变“懒”,活跃性明显下降,叮咬人群的频率也会相应下降。

无论如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做好蚊虫预防措施,包括勤更换养花草养鱼的水、瓶罐或阴暗角落不要有积水等等。


原标题:今夏蚊子都热死了?北京疾控回应:被热“懒”了

编辑:张展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