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19季)|洪德斌:竹篱悠悠

2023-7-17 09:38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竹篱悠悠

文/洪德斌


闲暇时我爱看中国画,每见画中竹篱小院,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静谧、恬淡的意境,却又不乏生活的烟火气儿,让我尤其喜欢。

每每此时,就会勾起我遥远的记忆。儿时,村庄人家喜用竹子制篱,在屋外围成小院。一圈稀稀疏疏的竹篱,几间简陋朴素的屋舍,几缕袅袅升起的炊烟,竹篱小院的身影就这么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写意成一幅风情画、一首田园诗。

我常觉得,如果把池塘看作是村庄的梳妆镜,那么,竹篱就应是村庄额头上的发卡。一枚枚发卡,将村庄装点得风情无限。

其实,农家筑一道竹篱,并非源于美学上的需要,或者采菊东篱的闲情,当然也不是为了防贼。民风淳朴的村庄里是很少有贼的。竹篱只是为了拦一拦那些不谙世事、到处游走的牲口,为农家筑起一方温馨的生活空间。

竹篱没有土墙或砖墙结实,但也没有拒人于墙外的冷淡。风可以自由出入,阳光可以抚摸小院的每个角落,就连柴门也常是虚掩的。目光不受遮挡,透过竹篱的缝隙,可见女主人在院内伺弄牲口,晾晒衣服,男主人忙着拾掇农具,孩子们在高兴地玩耍。鸡们在院中踱步、觅食,狗躺在竹篱下打盹,篱下的花儿兀自开着,一切都是如此的宁静,如此的生动。一道竹篱,静静地伸开它宽大温暖的怀抱,呵护着农家磕磕绊绊的日子,将农家的生活大大方方地摊开在白云之下。

夏天来临的时候,阳光堆满小院。竹篱下,女主人种下的豆角、丝瓜之类的菜蔬,牵出的藤蔓沿着竹篱慢慢攀爬,渐渐爬满篱笆,布下一片浓浓的绿荫。不请自来的牵牛花也爱凑个热闹,夹杂其中。于是,竹篱就变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风。接着,屏风中间悄悄绽开无数的花儿,争妍斗艳、清香四溢,引来蜜蜂嘤嘤嗡嗡地唱,蝴蝶轻轻盈盈地舞,蜻蜓在竹篱顶上呆立。

路过村庄的风实在太调皮,呼啦一下跑过来,小手伸进竹篱的缝隙,冷不丁地,掀开菜蔬们浓密的绿叶,毫不客气地揭开它们的小秘密,呵,绿叶下面竟藏着一条条肥硕的丝瓜、细长的豆角,都在藤蔓上垂着呢。菜蔬们似乎受了惊扰,身子晃了几下,又扭捏一番,想赶紧把秘密遮起来,可来不及了,眼尖的女主人已经看到了,喜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地回屋拿出竹篮。中午或傍晚,女主人将竹篱上摘下的菜蔬倒入锅中烹炒,日子的清香也就四散弥漫开来。

在村庄,是很少有正儿八经的路的,竹篱外常常就是路。每当有乡邻从竹篱外路过,在院里劳作或休憩的主人都会客气地打招呼,隔着竹篱拉几句家常,谈些稻麦桑麻的农事。若是大嫂大娘路过竹篱,遇着正在采摘菜蔬的女主人,一番家长里短,嬉笑之后,女主人定会大方地摘一把菜蔬递过去,执意让对方带回家尝一尝。

若是有人口渴了,不管是村里的熟人还是过路的陌生人,主人都会热情地邀进院内。搬过凳子,陪着客人坐在竹篱下,沏一碗农家自制的茶递过去,边喝边聊,氤氲的茶香里溢出浓浓的乡情。竹篱就这样拉近乡邻之间的感情,传递着乡民们质朴的善良。

竹篱悠悠,乡情绵密。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村庄多的是坚固的院墙和气派的大门,竹篱小院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那萦绕着淳朴民风的竹篱小院,仍会趟过悠长的流年,带给我岁月的喟叹和缕缕温暖。

(作者供职于巴南区财政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