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种植更“智慧”了 讲述人:重庆市垫江县李名静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业主 李名静 【一线讲述】 2015年,我在垫江白家镇鸿鹤村流转了400亩土地种植柑橘。几年下来,靠着这片柑橘基地,我不仅还清了当初创业欠下的所有债务,还余下了几十万元的收益。 但前段时间,种植基地由于管护不当,柑橘树干长虫、树叶枯黄,可给我愁坏了。“有问题就上平台找专家!”想起政府这句叮嘱,我立马拿起手机登录“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信息化平台”,上传柑橘树“生病”的照片,并提出了科技服务需求。才过了几分钟,平台就为我匹配了长期研究柑橘的科技特派员王泽峰。 在通过电话初步沟通后,王泽峰很快抵达了基地。眼见部分柑橘树叶尖端枯萎并逐渐向内扩散,他立即判断附近柑橘树可能患有根腐病。挖出一棵早已枯萎的柑橘树一看,果然根部都已经腐坏。找准了病因,我们一起来到镇上的农资经营门店购买农药,回到基地后,王泽峰现场演示施药技巧。经过这一番“诊治”,我的柑橘树又活了过来。 指尖一点,专家就到。凡是遇到拿不准的种植难题,我和周围的农户都习惯通过云平台问问科技特派员。果品团、蔬菜团、水产团、粮油团……平台上100多位科技特派员被分成了好几类,农业种养殖各个领域基本全覆盖。除了垫江本地专家,我们还能向来自西南大学等单位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发出需求。小事线上答,大事线下跑,地方再远都能及时对接处理,这个信息化平台真是极大地解决了我们种植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数字化改造还延伸到柑橘销售环节。2022年,为了帮助我们果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镇政府维修了原白家镇柑橘果品协会的柑橘选果、清洗设备,并整修了3000平方米场地,打造垫江首个集柑橘选果、清洗、直播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化选果场。 现在的智能分选机,不仅实现了单果称重,还采用视觉检测技术,根据柑橘表皮的瑕疵、色泽、果径大小进行优质果、中等果、花皮次果精细化分选。靠着智能分选设备,1个工人1小时就可以分拣5吨柑橘,节约了大量人力,分选效率大大提升。 今年1月,我们镇赶上了直播带货的热潮,邀请浙江和垫江本地的网红来直播间带货。开播当天就销售柑橘2万余斤,收入近7万元。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还准备深入探索“电商+基地”的新路子,整合媒体资源,拍摄更多短视频,策划不同类型的线上线下活动,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让我们的柑橘销往全国、香飘万里。 原标题:柑橘种植更“智慧”了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