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长江行丨巫山脆李出峡记

2023-7-20 13:21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

长江行:从三江源至入海口

编者按: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市。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从6月15日起,新华社“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江篇”小分队从长江源头出发,沿江而下,一路前行至长江入海口,以行进式融合报道的方式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发生的转折性变化,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6月29日起,我们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我来自三峡腹地,长江之畔

我从唐朝开始落户巫山

我是“中华名果”——巫山脆李

↑这是6月29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拍摄的巫山脆李种植园(无人机照片)。

↑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主播刘嘉陵在网络直播中展示并介绍巫山脆李。

↑这是6月29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拍摄的种植大户陈嗣春种植的巫山脆李。


以前,我只能坐船出三峡

最远去过湖北武汉

坐最快的船,也要一整天

过去很长时间里,我默默无闻

只因走出大山非常不易

↑6月29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的巫山脆李种植园内,果农在采摘巫山脆李。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果农在采摘巫山脆李。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果农将采摘的巫山脆李装车(无人机照片)。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果农用三轮车运输采摘的巫山脆李(无人机照片)。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的脆李分拣中心,当地村民在打包巫山脆李。


2010年,家乡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我坐车去重庆主城,只花了半天时间

后来,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我去了越来越多的地方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的脆李分拣中心,邮政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巫山脆李装车。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装载有巫山脆李的中国邮政物流车在村内的公路上行驶(无人机照片)。

↑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载着巫山脆李的中国邮政物流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中国邮政重庆巫山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驾驶载着巫山脆李的物流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6月30日,巫山县境内,穿山越岭的高速公路(无人机照片)。

↑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境内,载着巫山脆李的中国邮政物流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无人机照片)。


2019年,家乡通了飞机

机场修在三峡的高山上

坐飞机比走高速公路更快

2022年,我第一次坐飞机走出国门

这是1000多年来第一次

↑建于群山之巅的重庆巫山机场(2019年7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重庆机场供图)

↑云雾环绕的巫山机场(2019年8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6月28日,在重庆巫山机场,机场工作人员把即将由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全货机运送的巫山脆李装车。

↑6月28日,在重庆巫山机场,工作人员在打包即将由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全货机运送的巫山脆李。

↑6月28日,在重庆巫山机场,几名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巫山脆李装入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全货机的机舱。


2022年,郑渝高铁通车

我又坐着高铁出了三峡

到了中原地区

这个高铁是“真香”,空间大,速度还快

↑2022年6月20日,一辆郑渝高铁列车行驶在重庆奉节县梅溪河双线特大桥上。 新华社发(舒鹏 摄)

↑2022年6月20日,列车行驶在郑渝高铁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境内(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杨东 摄)

↑2022年6月20日,一辆高铁列车行驶在重庆奉节县梅溪河双线特大桥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舒鹏 摄)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郑州首发G3401次列车驶出郑州东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7月1日,一名乘客带着巫山脆李乘坐开往重庆主城的高铁列车。


我是走出大山的水陆空“三栖明星”

也是家乡乡村振兴的“生态宝贝”

现在,家乡有6万多户家庭依靠我

户均每年增收2.8万元


↑这是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拍摄的巫山脆李。

↑6月29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的巫山脆李种植园内,种植户在将新鲜的巫山脆李装箱准备发往外地。

↑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主播刘嘉陵通过网络直播售卖巫山脆李。

↑6月3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一名主播正在通过网络直播售卖巫山脆李。

↑7月6日,在重庆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的巫山脆李种植园外 ,工作人员在选果。


我的出生地

处于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今年,这里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

预计产量13.5万吨

综合产值将突破18亿元

长江两岸,我的小伙伴们连片成荫

既能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

也发挥着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

↑这是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拍摄的位于长江边的脆李种植基地(无人机拼接照片)。

↑这是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拍摄的位于长江边的脆李种植基地(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29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拍摄的巫山脆李种植园(无人机照片)。

↑6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村民用三轮车运输采摘的巫山脆李(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29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拍摄的种植大户陈嗣春种植的巫山脆李。


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

我的模样越来越漂亮

现在的我质地脆嫩,汁多味香

欢迎大家来巫山

喜欢就咬我


原标题:长江行丨巫山脆李出峡记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