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离不开三架马车,其中,外贸的影响因素尤其多。三架马车中,数它变量最大。翻开外贸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史上”头一遭,外贸突破“20万亿”大关,增速2.1%。这架马车不能说“快”,但绝对“稳”!今年,全世界的外贸增速都出现回落,原因不外乎疫情的“尾波效应”:消费“勒紧了裤腰带”,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外需“缩水”。这个时候,“稳住”市场份额,就是胜利。 稳! 拳头产品“打”天下 上半年,重庆外贸最大的惊喜来自农产品。奉节脐橙第一次搭上了飞机,打破公路和海运的固有路线,去往了更多、更远的国家。城口香菇首次“香”飘海外,跨过山和大海,远销澳大利亚。还有一大波农产品,正在“出口打包”计划之中。 制造业是重庆的传统强项。位于江津的重庆金睿诚科技有限公司,主产LED,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已超过六千万美元。下半年,更多的订单,也已握在手中。 “重庆造”摩托车一直是海外爆款,2021年,全国“燃油摩托”出口值,重庆位居第一。2022年,全国摩托出口前十的企业,重庆占据半壁江山。从燃油时代过渡到新能源时代,雄心依然不减。位于大足的“台铃科技”,是新能源摩托的龙头,产业链80%都在本地配套。台铃摩托产量,居全球第三。 随龙头企业抢滩全球市场的雄心,遍布多个产业集群。装备行业声名赫赫的重庆润通,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重庆万达薄板,目标是“世界薄板之王”。围绕先进制造,重庆的外贸拳头产品,还有不少,正蓄势待发。 “新三样” 何以乘风破浪? 在世界市场“蛋糕缩水”的大环境下,能够继续保持“货物贸易第一”,算是顶住了压力、凸显了韧劲。表现最猛的是“新三样”,仅出口就增长了61.6%。重庆造“新三样”,也开启了“成倍增长”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出口额分别增长1.9倍和2.3倍。“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拳头产品地位已被“新三样”取代。围绕“新三样”,重庆布局了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未来几年,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上汽红岩专业制造重型卡车,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他们去年开始对产品进行升级,出口重卡分为了两种:柴油重卡和新能源重卡,这一升级,销量就增加了30%。进入今年,更是明显!上半年,上汽红岩的出口量同比增加了266%。 扫码、上车、出发。自动驾驶,就这么简单。重庆是全国首个“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示范运营”城市。围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也顺理成章成链集群。今年,重庆专门为新能源汽车,开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把运输时间缩短了10到20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重庆造”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上“货比货”,更添底气。上半年,出口新能源汽车6139辆,增长了1.3倍;出口额7.9亿元,增长了1.9倍。 新能源汽车只是一个缩影。“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都是重庆重点布局的新赛道,分别拥有“万亿级”和“2000亿级”的产业集群。 加速! 通达新兴市场 今年前6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贸易增长了9.8%,高出整体增速三倍有余。地处重要节点的重庆,更是尝到了“一带一路”广交“新朋友”的甜头,新兴市场的增长,也多保持在两位数左右。除了新市场,另一大新动能来自新业态。跨境电商的优势,在于“卖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上半年增长了 19.9%。重庆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堪称西部“最活跃”,“买全球”毫不手软。以“6·18”为例,十多天里买了近5个亿。 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浙江宁波舟山港,与重庆新田港启动了“江海联运”。重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了大宗货物的畅行通达,可谓煞费苦心。各种运输模式,不断花样翻新。 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重庆把长江、陆海,和铁、空、公等各种物流通道串联在了一起,朋友圈越交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今年,在阿塞拜疆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睿蓝汽车变得更加常见了。上半年,“重庆造”睿蓝出口了3000多台车。 沿着“一带一路”,长安、赛力斯等,纷纷布局海外,并计划落子:泰国、印尼,建设整车生产基地和智慧工厂。通道优势逐渐显现出“多面手”的作用。外贸新兴市场、国际合作新空间,均可一路通达。 新外需 新动能 新机遇 在重庆社会科学院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邓靖看来,外需的变化,也是产业迭代、技术升级的风向标,不断求新、求变,才能适应大市场的竞争。 重庆社会科学院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 副所长 研究员 邓 靖 当前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给重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健康、低碳、数字、新能源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较大。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仍大有可为,这为重庆外贸提供了更多可能。下一步,可以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大通道,建立综合效益更高的国际保供运输体系;尽快谋划布局卫星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产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重点外贸产品,建立国际营销服务体系,通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推动外贸稳中提质。 外贸的本质是分工生产、货通天下。中国外贸历史悠久,无论是古代的茶叶、瓷器、丝绸,还是现在的“新三样”,“拳头产品”都遵循同一个标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面对市场需求,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业态,都要成为那个“必选项”,这也是从“全球分工”中胜出的核心。 原标题:重庆第1眼 | “新三样”点亮外贸成绩单 编辑:钟柳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