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公布45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经验

2023-8-17 09:48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8月1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为全面系统总结、运用好全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市乡村振兴局评选出45个优秀典型经验,覆盖区县、乡镇、村社三个层级,包含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饮水安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等多个方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45个典型经验中,一些区县、乡镇、村社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起各具特色的脱贫产业。

例如,巴南区大力发展“黑”产业,构建形成了“黑五牧”(即黑猪、黑鸡、黑鸭、黑鹅、黑山羊)和“黑五谷”(即黑玉米、黑米、黑豆、紫薯、黑花生)的产业格局,年产值达1900万元;南川区山王坪镇发展“苦、甜、游”三大特色产业,依托自身高海拔地理优势,发展3000亩黄连、4500余群中蜂以及20余家精品民宿及特色农家乐;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云稻米”认养活动,并借助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为村集体带来近480万元的综合收入。

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45个典型经验中,部分区县、乡镇、村社探索出各具亮点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例如,梁平区探索建立“互联网+”系统治理体系,推行“数字化”积分管理和“线上网格”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长寿区新市街道打造“聚闲亭”“板凳讲堂”“说句心里话”等治理平台,开展评先进、树典型,评积分、树榜样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云阳县凤鸣镇福禄村打造“天平驿站”乡村法治平台,调解邻里矛盾纠纷。

此外,在乡村建设、饮水安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等方面也有典型经验上榜。例如永川区建立改厕“全家桶”套餐长效机制,从选址、规格、材质、外观等方面,由农户自行选择“定制”改厕;璧山区推进“同网同价同质同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解决农村供水难、水质差、水价高等问题;铜梁区探索乡村振兴车间长效发展机制,以各镇街现有特色文创产品为基础,就近就地发展“铜梁龙灯”等特色文创产品加工车间,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岗就业。


原标题:重庆公布45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经验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