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大足区开幕。来自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尼泊尔、挪威、英国等国的石窟寺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这一主题,共话石刻保护之路。 大足石刻是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艺术宝库有何魅力?主办方特意在论坛开幕前组织了大足石刻探秘之旅。专家们饶有兴致地观赏了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探访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参观宝顶山等石刻,身临其境感受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新成果。 “这里非常雄伟壮观,我对大足石刻和这里的保护工作印象深刻。”置身宝顶山石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挪威国家委员会委员塞西莉·克里斯蒂娜·夏洛特·史密斯·克里斯滕森笑容满面,对眼前的石刻瑰宝赞不绝口。 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考古系主任、客座教授巴桑塔·古马尔·比达里同样被大足石刻之美震撼了,“大足石刻非常独特,人类竟然有如此美妙的创造,这让人难以置信。” “这些年,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工作在全国走得比较靠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说,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在大足举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将推动石窟寺保护国际合作,助力更多石窟寺“延年益寿”。 论坛开幕后,9位国内外专家作了主旨报告。专家们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在此背景下,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非常必要。 大足正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说,大足区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契机和动力,进一步提升大足石刻保护水平,全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原标题: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大足举行 编辑:柏雨欣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