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科技铸魂 创新聚力——看西部(重庆)科学城如何助力我国科创版图西扩

2023-8-27 12:23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无人驾驶汽车穿城而过,超瞬态实验装置项目全速推进,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启动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自2020年9月全面启动建设以来,以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为目标,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助力我国科创版图逐步向西延伸。

  

▲西部(重庆)科学城一隅(重庆高新区融媒中心供图)

 

聚焦科学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西部(重庆)科学城坐落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西部槽谷,重庆高新区是科学城核心区。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邓松说:“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必须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让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名副其实。” 

去年投入使用的金凤实验室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实验室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创新策源地为目标,聚焦生命健康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以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开展原创性研究。目前,实验室已在免疫病理基础研究、数字病理设备等方面取得7项科技创新成果。

  

▲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室(重庆高新区融媒中心供图) 

“对标国家部署要求,科学城在科技创新项目引进方面,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发挥校地、院地合作优势,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邓松说。 

去年4月,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提出实施“车路云一体化”方案,通过政府推动、产研协同的方式,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坚突破。 

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褚文博表示,“我们目前已经孵化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12家,与多家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助力重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招来一个、引来一串、带动一片”。截至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引进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33个,集聚院士等国家级人才300余名,重庆市级人才卡持有者占全市近1/4,人才资源总量较建设初期增加40%。

 

聚集高新产业营造创新生态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刘强认为,企业要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一方面靠产业选择,另一方面在于营商环境和科创生态建设。 

紧扣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结合产业基础逐步确定“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智能终端3个主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2个特色优势产业;空天信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AI及机器人3个未来产业;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及化合物半导体、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等8个高成长性细分产业集群。 

西部(重庆)科学城还搭建集融资撮合、政策兑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金服”线上平台,打造投融资对接、交流服务的线下平台西部创投中心,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建立5个“2”风险分担体系,推出“创新积分贷”“高新贷”系列科技金融产品,打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路径,聚力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西部(重庆)科学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重点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大型孵化载体、特色孵化载体等,逐步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平台框架,进一步激发区域机构创新创业活力。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西部(重庆)科学城探索实施“先投后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科创孵化项目,前期以科技项目的形式向科技型企业投入最高200万元财政资金,后期按照事先约定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为股权,伴随企业成长。在被投企业步入自我发展阶段后,按照“适当收益”的原则逐步退出。

 

聚力打造西部人才强区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西部(重庆)科学城围绕健全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培养、深化人才服务,努力建设 “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2021年9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开院揭牌。“除了考虑到微电子产业基础外,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一流的人才政策是我们最终选择在这里扎根的重要原因。”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助理彭一平说。 

高校、科研院所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所获收益的95%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对牵头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的团队,按照项目实际到账国拨经费给予1:1经费配套……三年来,西部(重庆)科学城先后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支持文件,着力引进一批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扎根西部(重庆)科学城。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大批科研平台、科技企业密集投入运营;公园、交通基础设施、医疗配套、人居环境等加快建设速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学校计划在2025年投入使用,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还将继续引进。一座宜业、宜居、宜学、宜游的现代城市新样板初具雏形。


 

原标题:科技铸魂 创新聚力——看西部(重庆)科学城如何助力我国科创版图西扩

编   辑:侯琪琳

校   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