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观鸟记 文/罗昭伦 在万盛黑山,鸟类可谓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红腹角雉,二级保护的红腹锦鸡,以及啄木鸟、八哥、山斑鸠、喜鹊等上百种。只要一踏进林区,到处都可以看到活蹦乱跳的鸟儿,满山都是叽叽喳喳的鸟鸣声。透过树的缝隙向上仰望,时不时都会看到遮住了半边天的鸟群。它们在天空中盘旋了几个来回后,又突然如雨点般哗哗地落下来,欢悦声打在枝头上,摇动着群山,也震撼着我的心灵。 夏天,黑山因海拔高,森林茂密,凉意袭人。尤其是刚下过雨的早晨,空气格外清爽,周围的气息带着青草的味道。无论你居住在黑山的哪个地方,早晨起床后打开窗户,都能发现鸟儿们灵动的身影:比如在电线杆上,可以看到扁嘴平头的燕子摇着剪刀般的尾翼,露出淡黄色的胸脯,脊背上披着靛蓝青翠的彩带,排成长队,叽哩咕噜地唱着歌谣;比如在树枝上,可以看到跳动的小喜鹊抖动着黑白相间的羽毛,拖着一条中间宽末端尖的尾巴,向人们报告四季平安的喜讯。 那天早上,我刚从屋子里出来,只听见十几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远处的山林泛着绿色,在晨光衬映下显得绿白分明。一些远道而来的鸟儿,还未见到清晨的景色,因旅途的疲劳还沉浸在梦中。几只站在树梢上的鸟,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见有人接近,马上就会发出尖叫声,向其它鸟儿报警。 在我眼中,这里的鹭鸟算是最美的鸟了。苍鹭羽毛灰黑均匀,白鹭羽毛洁白无瑕,处处都透着宁静和优雅。虽说它们的身躯不是很大,但翅膀颀长,整体显得比较协调。飞翔时,从容地拍打着翅膀,不急不慢,不疾不徐。下落时,翅膀一动不动地轻轻飘着,像一片目的性明确的落叶。落入水中时,总是高扬着头部,身姿轻盈地伸展着修长的双腿。就算是觅食,也很少见到它们慌张过。 我静静地坐在树荫里,看着路边树枝带着翠亮的叶儿如波浪般翻滚。目光移到草地上,几只麻雀儿在那里蹦蹦跳跳。这时我才注意到,先前身边响起的叽叽喳喳的鸟语声,原来是它们发出的。循声往另一棵树上看去,只见一条稍粗的树枝上有两只黑头翁雄赳赳地站立着,有时转下头叫上两声,有时翘起长长的尾巴、抬高胸脯往前看看又叫上两声。那头上的黑点一闪一闪的,异常醒目,那声音时而叽喳,时而啾啾,也不知道是在说情话,还是在唱情歌。在黑头翁的上方,还有几只比拇指稍大点、全身羽毛暖绿色的叶子鸟,在虬枝纵横的树枝里穿进穿出,简直就是几个快活的精灵。 走进一片宁静的树林,五彩的野鸡东奔西走,在林中寻找食物;灌木丛中的小鹌鹑你挤我、我挤你,忙着叨草衔叶做窝;相思鸟像个歌唱家,在林中欢快地鸣唱。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前额上落下一滴湿湿的东西,赶紧用手一揩,拿到眼前一看,居然是新鲜的鸟粪。抬头寻找来处,原来头顶上的树枝里有闷头玩闹的鸟儿,忽上忽下的,可能没把我当人看,它竟没有丝毫畏惧感。 又有一群鸟儿从天而降,落到前面不远的树林中。我屏住了呼吸,把自己当作一棵树,静静地站立在原地不动,看那一只只鸟儿从树上飞下,警觉地向四周环顾后,不停地啄食着地上的食物的样子。其中有一只鸟走到我的面前时,我依旧一动不动,发现它全身漆黑,翅下却有白色羽毛,白色的额头下黄黄的眼睛格外显目。我不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名字,有缘见到这种鸟儿,也算是我的福气吧! 中午时分,和朋友站在一个名叫小尖峰的山顶,远眺山峦逶迤的群峰,只见各色各样的鸟聚集成群,顺着西北吹向东南的强大气流,沿着连绵群山形成的凹形通道往南飞。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边飞边高傲地鸣叫着,好像在向其他的鸟群宣告,它们是最坚强的团队。叽叽喳喳的鸟鸣大多来源于它们的那张尖嘴,吵累了,便成群结队地轮流飞舞,有几只会落在树顶上荡秋千,把自己吓一跳的同时也惊悚了同伴的神经。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在一棵大树下,我发现有无数只鸟儿一边跳跃,一边在唱着自己的歌,它们声音婉转而清澈,回荡在树林,抚平了我躁动的心。我闭上眼睛,沉醉在天籁之音中,觉得面前的山林变成了空旷的田野。流水潺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正在前方展开。 不知什么时候,有微风吹来,鸟群悠长的声调转换成了叽叽喳喳的短鸣。听着这种声音,像是在讨论什么问题,又像是敲打什么发出的急急啄壳声,时长时短的声音里洋溢着欢悦。看着鸟儿欢呼雀跃的神态,它们应该是在林中开万鸟大会,为一种新的发现或者新的生活而狂欢吧! (作者供职于万盛经开区文旅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