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低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亮相

2023-9-4 11:24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今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启幕。

今年智博会上,重庆轨道交通有哪些看点?9月3日,重庆晚报记者提前进行了打探。

中低运量跨座式

单轨车辆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展区

中低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效果图


【任意编组】

该列车是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的中低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它可以搭载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独立动力技术、自动重联技术、牵引制动一体化、列车控制系统融合、电子机械制动等先进技术,实现车辆自动唤醒、自动启停、自动回库等功能,可以以2~8辆任意编组,进行灵活编组运营,适应不同客流需求,满足每小时0.5~2万人的运能需求,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现代化的跨座式单轨车辆。

【绿色节能】

据该公司技术主管谢川介绍,该列车车头更具流线型、车门车窗更大、视野更开阔、隔音性能更好,同时车辆具有环境影响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地形适应性强等特点,可适用于高温、高寒、高原等特殊极端气候环境。

此外,车辆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以往车身的重量相比减轻了50%左右,全面实现车身轻量化,可节约运维成本;应用永磁牵引、高频辅逆、变频空调等节能技术,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节能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推广应用】

中低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主要适用于大型交通枢纽之间的接驳线路、3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通勤主干线、旅游景区的客流运输观光线路等。

“目前,该车辆样车已经于今年2月在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正式下线,完全具备向全世界推广应用的条件。”谢川说,未来该车辆产品有望在重庆大足、武隆等地进行应用,同时目前还有中国香港、兰州、长春、鄂尔多斯、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等国内外城市对车辆产品进行考察调研和商务洽谈。

中低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


柏楠机器人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展区

【最强大脑】

这款名为“柏楠”的机器人,远看像一台导视机,实际上它有着一颗“最强大脑”。

点它,楼层总览图一目了然;遇到障碍物或有人经过,它便礼貌地停下来;5米之外若没有观众,它便自动启动AR透视系统。

据了解,只需根据相应运营场景,加上相应模块功能,寻找停车库、引路、陪聊、托运行李等小技能,它都能逐一实现。

【推广应用】

这款机器人由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共同研发,今后会运用在重庆公共交通枢纽的站点当中吗?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邓伟透露,目前在展厅内展示的,属这款机器人的一个主要载体,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具体在重庆公共交通的站点当中将发挥什么作用,特别是要为公众提供怎样的服务,目前还在探索当中。

“这款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运营,目前均放在了重庆。”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朱彤透露,若重庆试点成功,将作为经典案例推广到全国。

CBTC沙盘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展区

【有序跨线】

CBTC沙盘首次亮相,只见沙盘中模拟运行着4号线和环线的互联互通,4辆轨道列车在同一列车不停车和不改变驾驶模式的情况下,遵循轨道交通信号机提示,有序的从一条线路跨行到另一条线路,直观展示了“人换乘”到“车换线”的运行。

该沙盘基于互联互通示范工程实施成果为基础建设,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作为基础结构,按照轨旁、车载、车站、中心、后台测试环境五个层次构建平台,将支撑互联互通测试验证及培训功能。

【推广应用】

CBTC项目属2020年国家示范工程,在环线、4号线的成功应用上,实现了全球首例基于统一标准体系的轨道交通网络化跨线运营。而在2021年,环线、4号线、5号线三线实现了互联互通。另据《重庆轨道集团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及,环线、4号线、5号线、9号线、10号线的五线互联互通,也将在增强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效应方面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市郊铁路江跳线是全国首条双流制线路,列车采用全国首创双流制As型车辆,能够实现与5号线互联互通,目前该线已进入调试阶段。

5万多个视频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展区

【一体化】

电子屏幕上显示着轨道、公交的监控画面,还可以看到公轨车辆实时定位、站点客流等情况,直观了解全城的轨道、公交运行态势。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该系统内已经接入了5万多个公交、轨道等交通视频,实现乘客出行服务、全网运行监测、智能数据分析等功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体化调度指挥。

【推广应用】

“这个系统中有市民出行热度预警功能,可以分析出某一区域市民是通过公交还是轨道交通出行,从而帮助我们对客流进行预测。”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得到运用。2023年除夕夜,重庆轨道交通延时运营至凌晨4点过,就是通过该系统对车站客流进行监控以及预测的,从而根据应急预案制定的延时运营计划。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张春莲 摄影报道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