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河畔的幸福人家 文/张吉美 随朋友去永川南部圣水河边游玩,顺便去圣水河畔的吴恒亮家做了一回客,家乡新农村的变化让我十分惊讶。 当今的圣水河确实不负先人赐名,这里清澈、碧绿、弯弯拐拐流淌的河水就像一条玉带穿过长丰村的吴家坝,两岸花香扑鼻。左岸上的吴家坝宛如一片小的平原,镇政府在永川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招商引资下,引来天南海北的业主投资建设的柠檬园、樱桃园、脆李、沃柑园区,让人目不暇接。圣水河两岸通过河道整治后,田坎软泥路经过硬化,道路两边栽种了水芭蕉、睡莲、格桑花、再力花。花儿像一条条彩带镶嵌在田野,美丽圣水河成了名副其实的田园画卷。一群村民在果园里一边劳作一边谈笑风生,好一派人人有其为、人人有其乐的新农村面貌。吴家坝不愧是水果之乡、乡村旅游自助采摘网红打卡地。 复员退伍军人吴恒亮,就住在风景秀丽的圣水河畔吴家坝。吴恒亮的家一幢二层楼,外加两个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门前水田里绿油油的再生稻,似一块翠绿的地毯,十分养眼。水田尽头,黄墙红瓦的围墙里飘出朗朗读书声,那是村里孩子就近上学的前锋小学校。不远处,有一条踏水桥河从屋舍旁边静静流过。为让沿河两岸的村民过上方便舒适康养的幸福生活,由政府出资将河岸打造成休闲公园。沿河三公里水泥路边修有护栏,一经绿化美化,沿河皆是风景。 走进吴恒亮家的院子,眼前的一切,更是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吴恒亮将家里的房间进行了很好的功能分区。两个小院都干净整洁,绝对感觉不到一丝凌乱。一大片的三角梅从墙角爬上房顶,再从房顶垂吊下来,紫红的花开得正热烈。浓密的葡萄架下一串串翠绿晶亮的葡萄真令人垂涎欲滴。满院子都是花,什么茉莉花、栀子花、石榴花、兰草花、玫瑰花、各种形态迥异的多肉植物,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帅气儒雅的吴恒亮还特别有心地用石缸养了睡莲,一群可爱的金鱼在莲下自由自在地游曳。石壁墙爬满了绿藤,墙根下还排满了各类根雕盆景。 环境如此静美、雅致,心中竟有些莫名的感动。 我好奇地进屋参观。嗬!厨房用上了干净环保的天然气,自来水也进院入户,净水器、热水器一样不缺,冰箱、组合橱柜一应俱全。每间卧室都是有卫浴的套房,还有一间专用的洗衣房。每个房间都铺上地板砖,我怀疑自己是在五星级酒店里转悠。不,比酒店还要干净。吴恒亮的表姐悄悄对我说:“他有洁癖,除了上班,成天就在家打理花园,收拾房间。”也难怪,这院子就像出自园艺师之手,呆在院里悠闲地喝一杯清茶,让人非常舒适惬意。 吴恒亮夫妻听说我们要去他家拜访,特意弄了一桌地道的乡土佳肴款待我们。烧泥鳅、滑肉胡豆瓣汤、凉拌鸡、红烧鸭、韭菜河虾、干烧小龙虾,还有绝对少不了的河水豆花,就着一坛自酿桂花酒。我们品着美味,饮着佳酿,好似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吴恒亮说,以前吴家坝有句顺口溜,有女莫嫁吴家坝,落雨三天烧床架。这里的穷主要就是缺柴少煤,煤炭全靠从永川黄瓜山运来。因为这里地处低洼地带,十年有八年涝,一遇洪水就被淹,庄稼冲毁,受害者首先是吴家坝,村民种的庄稼被水淹后只有少量收成。圣水河实行河道综合整治后,整修了沿河护坝,抬高了防洪堤,新建了三座桥,大桥、塔水桥、落板桥。现在涨水庄稼不会被淹没,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吴恒亮的妻子前锋村小的教师章兰告诉我们,现在烧天然气、煮饭烧水更清洁。原来烧柴火煮饭,两眼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洗澡更不方便,提桶温热水到猪圈屋随便洗一下即可。现在好了,热水器一开,洗头洗澡洗个干净。 每天早晨,吴恒亮和章兰会一起跑步、晨练,他们沿着圣水河公园路,跨过河上三座桥跑一圈刚好一个小时。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这在以前,是想也没法想的事情。 在这片山清水秀的环境里,人们平安幸福地生活着,感谢遇上了这个好时代。这不是在做梦,这是圣水湖畔的新农村,这是我们的家乡,美得如梦如幻的家乡。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