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初心”特辑,通过影片中两场重头戏的幕后故事,向观众展现《志愿军》三部曲的拍摄初衷与历程。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从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 高度还原敬历史 《志愿军》三部曲第一部故事围绕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的第一、二次战役展开,负责在松骨峰阻击敌军的38军戴如义(魏晨 饰)、杨少成(尹昉 饰)、孙醒(陈飞宇 饰)等人,将在这一部登场。第二部随着战事发展,将会出现新的角色,如63军李想(朱一龙 饰)、傅崇碧(吴京 饰)、蔡长元(韩东君 饰)等。第三部描写和平谈判开始,上甘岭战役、板门店停战谈判等,将在最后一部重点呈现。 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完整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脉络。出场人物多达200多个,既有领袖将帅,也有无名战士,个体命运和时代风云交相辉映,为观众展现一场恢弘磅礴的战争群像。 导演陈凯歌坦言这是“从影以来拍摄时间最长的一次,就是想把它拍好”。从人物造型到场景,有史料可依的部分都力图还原。 松骨峰上敬英雄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战事之惨烈世所罕见,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凭此一仗打出威名、震慑了美军。为表现战斗的惨烈和战士们的顽强,演员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与炸点木屑“近距离接触”,力争重现当年3连的勇敢坚毅。这场战役的拍摄同样是对主创们的考验,尝试了镜头调度复杂的空中拍摄,摄影指导赵非表示:“虽然拍摄很艰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是在向英雄致敬。” 松骨峰上到底有没有松树?历史上并无详细的记载,但导演陈凯歌希望可以有一棵真实的、活着的松树立在那里,在他看来“松树在我们的文化内涵中是勇敢与坚贞的象征”,这与志愿军战士们、乃至所有中国人的气节是一致的。同时能够使“松骨峰”这个地方更加具象,突显战役的悲壮。为此,剧组真的栽下一棵松树,让它与“战士们”一同经历了战火。如今这棵松树依旧在原地茁壮生长着,它见证了一群人如何回溯70年前那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将于9月28日全国上映。 相关新闻>>>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匠心”特辑 再现“二十年未见”宏大规模 25000套服装、十余万件道具、总占地百万平方米的拍摄场地、一千五百人共同参与拍摄、1:1还原抗美援朝战场使用的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这些数字全部来自于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导演陈凯歌感叹,“这是我这辈子拍过最大的一部电影,以后不会再有了。” 名为“匠心”的制作特辑呈现了一系列在华语电影史上都很罕见的数字。摄影指导赵非介绍,摄影组最多的时候同时有100人工作,拍摄血战松骨峰这场戏的时候,8台摄影机一起上。其中有一场规模最大的戏调动了1500人同时拍摄,“这种场面我已经二十年没有见过了”。美术指导陆苇介绍,前期画了上万张的美术概念图,搭建了1万多平米的道具库,道具有10万余件,其中像飞机、坦克这些重型武器道具很多都是按照1:1还原制作,有的一场戏拍下来就直接报废。服装设计姬磊介绍,所有演员服装加起来有25000套,全剧组20多台洗衣机每天24小时工作持续了一年多。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田刚 编辑:蔡静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