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李立峰:书里书外皆楷模——读许大立《最是那时光》

2023-9-26 09:30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书里书外皆楷模——读许大立《最是那时光》

文/李立峰


听闻许大立老师出版新书了,立刻上网买了一本,并用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全书69篇随笔散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全书充满了历史的纵深感,文学的厚重感,音乐的韵律感。每一篇都闪耀着文学之光,闪烁着思想之光,是我等文学新人学习的典范,是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

“把心中的话向人民倾诉”,是他的初心。开篇之作《翻天覆地的时空巨变》,就揭秘了许老师为何会走上作家之路。“看到舒伯特曾写道:‘巨大的痛苦强烈地吞噬着我的心,我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这句话猛地戳中了我的心房,戳中了痛点,泪水止不住潸然而下。从那一刻起,我暗下决心,要做一名作家,要把心中的话向人民倾诉。”这激励着年轻的许大立扎根人民,以文学作品竭诚为人民服务,为时代留痕。每个作家都有写作的初心,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地为了人民而书写。许老师心怀一颗清澈的为民初心,让自己的作品散发出赤子的光芒。

“返璞归真”是一个作家的追求。许老师的文字,开门见山,爱憎分明,真诚,真实,真性情。他笔下的人,有一说一,绝不会被写成圣人,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许老师笔下的某地某物,不回避不足,也不作无限的拔高和美化。拿到这本书,读的第一篇文章《穿越河西走廊》,就展示出了河西走廊的波澜壮阔,其文字的驾驭能力,让我自愧弗如。在《当美丽成为家常便饭》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想读者诸君应该知道我最喜欢的是什么了,那就是自然,那就是返璞归真。”许老师告诉我们,要“洗净脸上的铅华,卸下满身的辎重,拂开心灵的帷幔,放下精神的枷锁,让一切真实的美丽重现,这才是顶真美丽的境界。”

“培养新人,赓续文脉”是一个作家的使命。在书中,许老师分享他走进曾经任教的校园,向孩子们讲述写作的故事;分享了他在通远门上的文学会客厅,与众文友谈天说地的故事;分享了他拖着一条病腿,去各地采风,为美丽中国鼓与呼的故事。桩桩件件都说明,许老师把培养新人、赓续文脉的使命扛在了肩上、握在了手上。而我,就是受益人之一。

《成都是我的贵人》曾是重庆日报“名家看双城”的约稿,讲述了许老师在川音求学的往事。读后,被他对母校的深情所感染,心绪难平,给他留言,谈了阅读的感想。许老师回复我,“你也可以写”。我提出自己是无名之辈,写“名家看双城”恐怕不合适。“写嘛,怕什么,到时候我给你推荐。”许老师的话,坚定了我的信心,点燃了我心中文学的火苗。此后,《成都往事》成为我在《重庆日报》上发表的处女作。文学名家提携新人的美事,没想到被我遇到了。

“笔耕不辍”是一个作家的品行。年过古稀的许老师,爱好音乐、戏剧、电影、体育、微博、抖音、微视频等一切时尚之物,他常卧床而文,用手机写作,且佳作不断。在出版这本书之前,他已经出版了《琴痴》《原罪》《在春天里回望冬天》等多部作品,也曾荣获人民日报副刊散文奖、中国报纸副刊连载作品一等奖,并三获重庆文学奖,可谓著作等身,名满巴渝。他完全可以像一些作家、诗人一样,躺在昔日的荣光和功劳簿上。但不,许老师从未停笔,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依然有新作面世。他写《赤裸的躯体》,写《小弟大钢》,写《我的“全天候”护工》,通过这些打动人心的文字,把所见所闻所感向人民倾诉。正应了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书里书外皆楷模。许老师告诉我,《最是那时光》是他第四本散文随笔文集。今年晚些时候,还有一本报告文学集、一本文艺随笔集问世。他说,还有好多题材在酝酿琢磨中。生命短暂,没有来日方长,必须珍惜时光!他会一直坚持写下去,直到写不动为止。

许老师的晚年生活,让我看到了我向往的老年时光。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