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19季)|邓红梅:节日,生命的礼赞与盛典

2023-9-27 09:0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节日,生命的礼赞与盛典

文/邓红梅


又到中秋月圆时。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相隔特别近,那间距犹如一根修竹上两个挨近的竹节,这种情形颇为难得。9月29日中秋佳节至,10月1日国庆节就急切地奔我们而来,双节同庆,自然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由原始的祭月拜月等活动演变而来的中秋节与庆祝新中国诞生的国庆节携手而来,一个长假,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时间长河中的一个重要时空段落,掀起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难得的喜庆热潮。

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节日,尤其是传统节日的多种文化活动,集文艺、娱乐、信仰、自然于一体,其林林总总的活动中蕴含了民俗文化精粹,浓缩了情感、审美教育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对整个民族和国家而言,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对于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曾有人说过,节日是日常时空之外的时空,是与日常现实相对立的现实。我感觉这种说法有些超脱,也有些诗意。的确,回望时空长河中我们所经过的节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次序是一种调节,而同时也衍生出一种新鲜感,尤其是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联袂而来,节日的景象与热闹似乎产生了一种叠加效应。与往几年相比,不经意间人们就把亲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等等粘合了起来。

回想前几年因疫情被封闭起来的无奈,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疏离与隔漠,完全把每个节日到来时相约相聚的欲望“典当”了……而今年各个节日,尤其是中秋、国庆双节的相继到来,人们似乎又把人世间的那一份浓如蜜糖的亲情“赎”了回来。

想想为什么我们会对节日有如此的向往和期盼呢?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探究,或是因为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即节日文化的世界中,人们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围绕着求得生存和美化生存这一主题。比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每一年清明节的主题是孝道,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重阳节则是敬老等等,其内核都是对亲人、家庭以及自己民族、国家的情与爱,因而很多节日都很能拨动亿万人的心弦。我们感到,当人们把平常的生活转向具有神圣性、庆祝性的节日生活,一个新的时空便释放出来,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娱乐项目,几乎都会表现出一种群体性的大轻松。而这种轻松的背后蕴藏着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安宁与人们对生活、生命的无比热爱。人们就在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体验到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和意义,从而对生命又多了一份感知、把握和尊重。

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节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更是我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等的思考和反思,是一次同声祝贺生活与生命的盛典!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将爱传递给别人的好机会,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传递爱与被爱的情感。

珍惜每一个节日吧,因为这是一方人类诗意栖居的美好时空,是生活中最具仪式感的盛典,更是一份对生命的礼赞!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