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19季)|李玮:最忆是秋香

2023-9-28 08:5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最忆是秋香

文/李玮


“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不经意间,又到中秋月圆时,岁丰年稔的故乡亦如元人白朴曲中的氤氲秋香,或芳香浓烈、或馥郁缠绵、或淡雅清幽,不但溢满馨香之气,还有着和乐之美。

记忆中的秋香,从茵茵稻香开始。

稻生于清明,七十日孕穗后,七十日成熟。老家梁平古称梁山,位处龙溪源头、高梁山下,土厚水丰,碧田万顷,自古有“梁山熟、川东足”之美誉。立秋伊始,故乡稻浪千重,稻香沉醉。进入农历八月,秋收进入高潮,“嘭嘭嘭”的打谷子声萦绕乡村。趁着晴好天缘,农人们抢收抢晒,被镀上金黄的故乡,稻香芬芳,灿烂而丰盈。

转眼间,中秋如期而至,在象征团圆的日子里,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糍粑了。曾记得,父亲每年要把河边的那块三分小田栽种糯稻,我们称之为“酒谷”。这种谷物脱皮后就是糯米,俗称酒米,乃晒阴米、煮醪糟、磨汤圆、摏糍粑的主要食材。风车除杂后的干酒谷不急着入仓,待回润几天再送至村里的打米房去脱壳。中秋节这天,把木甑子蒸熟的酒米饭,趁热倒入石碓窝,用木碓棒将其捣烂直至绵柔软糯。摏糍粑不但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讲究一摏二揉。曾记得,姐夫和我你方“摏”罢我登场,直到挥汗如雨。有年中秋,恰逢一外地亲戚来访,他用河边的绿竹做摏棍,在脸盆大的陶钵里反复搅捣,这种糍粑别有一种翠竹的清香。

“听来搭斗响连声,咂酒盈缸香到门。”中秋这天,咂酒下糍粑可谓“标配”。精打细算的父亲,总会在苞谷地或稻田角见缝插针栽种高粱苗。中秋前几天,父亲把成熟的高梁穗,施以一种“掌板”的农具反复拍打,把一粒粒高粱米驱赶出来。制作咂酒需选饱满圆润的高粱米,用山泉泡数小时,架旺火蒸熟,冷至室温,再配以适当酒曲,盛入陶罐里密封发酵。中秋当天,在大伙期盼的目光中,父亲郑重地打开罐盖,一股清纯的幽香便会从罐口溢出。咂酒醇美甘甜,酒性平和绵长,取来麦梗或竹管吮吸,轻抿一口,齿颊留芳。

如果说稻香是秋香永远的主角,那么瓜果香就是第一配角。

中秋到来,乡村总会弥漫着香甜的气味——屋旁柚子、柑橘由青变黄,芳香扑鼻;家家户户都堆满南瓜、冬瓜,瓜香四溢。记忆中,我们家收获最重的一个冬瓜有40多斤,但比起邻村陈家那个“超级南瓜”逊色多了——他们家从省外某农场带回三粒南瓜籽,种出来的“南瓜大王”重达144斤。媒体报道后,我们还专门到他家看稀奇。

八月十五月圆之时,老家曾流传“送瓜”习俗。“送瓜”寓意瓜瓞绵绵、尔昌尔炽、子孙昌盛。这一天,大伙们会找来一男一女两个乖巧的孩子,打扮为“送子童子”。傍晚时分,由“送子童子”将冬瓜、南瓜抬送缺儿少女的亲友家。“送瓜”路上鼓乐齐鸣,张灯结彩,主人着盛装在堂屋迎请。“送子童子”进入主人卧室,把冬瓜或南瓜置于床上,出来后分得主人赏钱。

晚餐之后,月亮初升,家家会设果饼祀月,乡亲们遥望月华,祷告平安。祭拜完毕,亲友间互赠果饼,谈古说今,情意绵长。孩子们于月下嬉戏打闹,开心不已。此情此景,清代梁山举人涂宁舒在《梁山竹枝词·中秋》中有诗赞曰:“团圞小饼亚时馐,喜煞儿童竞唱筹;今夜月华须共守,满庭瓜果又中秋。”

《四川省志·民俗志》还记载了川东地区的“摸秋”习俗。在民间认识中,月属阴,因此月圆之夜,认为妇女最容易受孕。中秋月圆之夜,乡村菜园瓜果飘香,乡亲们会趁月光到邻家菜园偷摘冬瓜。然后给冬瓜画上眼睛鼻子,套上童装,打扮成小孩模样,将“瓜娃”送到盼子人家,求得红包。此时,恋爱中的男女也会到别人地里“摸”回瓜果,种瓜人也以被“偷”为吉,并引以为荣。故乡的中秋“摸秋”与元宵“偷青”同出一辙,充盈着祥和、温情与幸福。

在所有的秋香中,最委婉低调的就是桂香了。千百年来,故乡人对桂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城区有桂树数万株,为本地园林植物的主基调。“双桂堂”“碧桂路”“月中桂”这些带“桂”的地名、路名、店名等不胜枚举,难怪桂花为梁平的区花,成为小城独特的名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中秋时节,桂花悄然绽放,丝丝清香不绝如缕,小城也氤氲在沁人心脾的桂子香里。每每这时,市民们就会制作醇和而温润的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等,香甜到次年。

所有的植物都是一盏灯,而香味就是它的光。中秋之际,稻香、桂香、瓜果香,来自自然界的缕缕香气,不但充盈着嗅觉世界,还散发出温暖的光芒。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最忆是秋香。

(作者供职于梁平区融媒体中心)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