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审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7章51条,分为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权限和程序、审计结果和整改、法律责任等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法规一处处长娄振新在解读条例时表示,条例健全了审计监督机制,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贯彻审计工作全覆盖要求,完善了审计工作报告机制。强调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 条例按照审计全覆盖要求全面梳理审计事项,规定了审计机关依法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情况,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彩票公益金、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及其他公共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等11类事项进行审计监督;建立跟踪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关可以对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等进行跟踪审计。 在加强审计机关建设和审计人员管理上,条例也予以加强。如,衔接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明确本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市、区县(自治县)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审计监督整体合力。 在审计人员履职行为规范和履职保护上,条例也进行了细化。条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同时,条例健全干预审计登记报告制度,明确在审计工作中对干预审计工作的行为,应当全面、如实登记并及时向审计机关报告。 原标题:《重庆市审计条例》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依法对11类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