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俯瞰广袤中国,万里长江在群山间奔突,以寻出路。 劈开巍巍夔门,横切巫山峻岭,冲破西陵叠嶂,雕刻出深而陡的大峡谷。 这片峡江,曾谓之天险,行船失事率高达10%; 这方水域,号子震天响,扁舟托起百万人生活; 千百年来,峡江中的人民涉水、闯滩、征帆,陷入激流漩涡,又乘风出海走向世界,奋楫划出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即日起,华龙网特别推出《奋楫河山》系列微纪录片,带你穿过时空坐标,探寻大江流淌的中国故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的巴人重器——虎纽錞于上,镌刻着一枚“神秘”的船型符号,名为“羽人击鼓竞渡”:身披“羽翼”的先人在激流勇进中劈波斩浪,将鱼群也“甩”在身后,引发着现代人关于“巴人善楫”的无限遐想。 行船、涉水、奋楫……峡江之中,处处是渔猎文明与三峡地理环境明显适应性的投影。 大溪文化遗址,逝者将鱼尾衔在嘴中;冬笋坝遗址,战国船棺排列整齐;徐家坝遗址,出土若干船型杯…… 神秘的巴国印记,远去的旷古之谜,寄托着人们对魂归山水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情愫。 物流人流在这片江面穿行,涉水的故事,还刻写着先民消除空间阻隔与自然抗争的历史。峡江上的波纹涛影,记录下劳动人民的不屈意志,更孕育出世界内河航运史上不可比拟的交通文化…… 原标题:微纪录丨奋楫河山①:涉水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