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识了!今天来北城天街,竟然看到井盖子变聪明了,还会‘上网’……”市民刘先生很惊讶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原来,10月9日是江北区市政设施管理所工作人员例行维护智能井盖的时间,而这一切,让路过的刘先生大开眼界。 可以说,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规划管理,城市有多“智慧”,人们的生活就有多便利。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地不断推进,重庆人的生活,正在随着城市一道,变得越来越“聪明”。 智能井盖 ▲江北区北城天街阳光城入口处,江北区市政设施管理所工作人员正用手机给电动钥匙发送手机钥匙信号来打开智能井盖。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今年以来,我市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使用智能井盖,通过传感器与智慧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连接,自动预警保障市民脚底板的安全。不同于以往的市政井盖,这种新型的安防智能密码井盖有两个密码锁,一个智能密码锁,同时还有一个机械密码锁。两把锁同时打开,井盖才会开启。以往令市民头痛的井盖损毁导致受伤或井盖被偷等麻烦也因此得到了解决。 今年年初,市城市管理局编制印发《重庆市窨井盖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庆市窨井盖建设及维护管理规定》《重庆市窨井盖建设及维护管理技术指南》等相关文件,督导各区县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健全窨井盖管理档案,重点解决城市道路、步行街、广场、公共绿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窨井盖出现的影响行车和行人安全的突出问题。 智慧交通 ▲图源:央视新闻 在重庆,你只需要安装一种特殊的车辆后视镜,它会将车辆前后所有各类交通信息实时甚至提前发送给驾驶人。进入主路是否有行驶车辆,会提前预报;车道后方有超车行为,会提前预报;前方有车辆打开双闪灯等交通事件发生,会提前预报;前方路口有行人过街,需要等多久红灯,也会提前预报。 ▲图源:央视新闻 相比普通导航,这块后视镜,对于交通安全信息的预报和提醒可以达到毫秒级。如此智能的背后,是重庆两江新区220公里干线道路,安装了500多套各类路侧感知、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现在,每一秒钟就有1000-1400条信息数据,回传至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平台,随后这些信息会被依次分发给相应道路中装有车载接收单元的车辆,从而实现道路与车的智能互联。 智慧垃圾转运站 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在智慧化改造之后的星光汇垃圾转运站里,环卫车辆通过各种智能化设施就能轻松完成转运工作。 以智慧环卫为“媒”,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互联网与环卫工作有机结合,对全区9座直管垃圾转运站进行智慧化改造,搭建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在线实时计量系统。在石桥铺街道的星光汇垃圾转运站,监控、道闸机、地磅秤、喷洒浇灌设施等智能化设备已安装完成,垃圾运输车进站后,喷洒、消毒设施开始工作,消除异味;闸机自动抬起,在地磅秤上稍作停留,车辆的相关信息就直接传送至垃圾站的前端监控设备上。 智慧地下管廊 夜晚,重庆南川的迎春灯饰亮起来了,走在流光溢彩、年味浓浓的街上,很少有人知道,此刻的地下,1万多个各类传感器,正在每时每刻保障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 ▲图源:央视新闻 南川有条地下管廊,每间隔200米,就布设有一系列成套的传感监测设备,包含消防、空气监测、管线温度监测、人员位置感知等等,共计1万多个。每200米一道的防火门,被智能设备所包围,通过铺设的(感温)光纤覆盖所有的电缆,到时候电缆哪里发热,它就会迅速感应,然后传到智能系统中去。氧气、温湿度、硫化氢、乙炔……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屏幕前便能掌握相关信息。该套系统还能与维护人员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定位和精细修复。 资料来源:重庆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起猛了!智慧重庆城连井盖都会“上网”了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