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呼吸困难,心脏快要停了,好难受……”10月12日,一名女性乘客在轨道交通冉家坝站站台突发疾病,感到心脏无力,呼吸困难。 “我们在你身边陪着你,不要慌,尽量大口吸气,救护车马上到了,你会没事的。”及时赶到的轨道分局民警及时予以救助,乘客很快被送往医院,得到了有效治疗。 当日下午18时50分,轨道交通冉家坝站值班民警张毅、李洋接到求助,称有一名女性乘客自称心脏突发疾病,在站台晕倒。 “地下站台与最近的出站口相距近40米的距离,需乘坐4部电扶梯,医护人员到达还需要一定时间,必须立刻展开救护。” 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通过对讲机启动最小作战单元应急救护流程,并在冲下站台途中快速拿取AED体外除颤仪随时备用,同时通知站方工作人员拨打120。 到达站台后,民警迅速与站方工作人员一起用屏障隔离现场,及时疏散围观群众,为女乘客取下背包,解开衣领扣等束缚,尽可能确保屏障内空气流通,使其能够顺畅呼吸。 民警根据现场情况判断,该名女性乘客对民警的呼喊能够予以回应,但其呼吸异常急促,反复处于清醒与昏厥状态,随即民警按应急救护流程,拿来头枕让其平躺休息调整。 “握紧我的手,我们在你身边,调整呼吸,120马上就到,你会好起来的。” 为更好地安抚乘客,民警张毅俯下身来,紧紧握住女性乘客的手,并不断用语言为其鼓劲,使其保持清醒。逐渐地,女性乘客情绪更加稳定,呼吸也较此前有所改善。 19时03分,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民警同工作人员一起将乘客抬上担架,并一路护送出站送上救护车。 救护车离开前,女性乘客对民警及站方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对他们的及时有效的救助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当晚,民警再次与女性乘客取得联系,了解得知女性乘客姓羊,已在重庆市中医院得到有效救治,目前已转危为安。 据其配偶张先生介绍,羊女士此前有偶发性心率过快的情况。经当日急救医护人员初步判断,可能是由于晚高峰时段车站内人多拥挤,室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羊女士突发心率过快,导致四肢麻木、头晕目眩、全身无力,此类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反射性的呼吸、心跳骤停。目前,羊女士正在对具体病因在相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多知道点 乘坐轨道交通感到不适怎么办? 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轨道区域应急救护水平,推进平安轨道建设,今年以来,轨道公安“小冉群众工作室”联合重庆市红十字会在冉家坝站开展了多次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培训以应急救护经验与轨道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围绕心肺复苏(CPR)、“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黄金抢救时间”急救的正确步骤等开展现场示范。培训对象涵盖轨道公安民警、辅警、轨道集团员工、安检员工、安保人员、社区志愿者等,加强了轨道区域应急救援能力。 那么,乘坐轨道交通的时候,如果遇到自己身体不适或有旁边有人晕倒,该怎么办? 1、在车站感到不适 在车站发现自己或其他乘客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向车站工作人员求助。每个车站均配有急救药箱,可临时应对晕车、乏力等情况。 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乘客,建议出行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写明服用方式,以便车站工作人员及时救助。 2、在车厢感到不适 若在车厢内突发身体不适,首先求助身边的乘客;如列车刚好到站,请身边乘客帮忙搀扶到站台,求助车站工作人员;如列车还未到站且情况紧急,身边的乘客可使用乘客紧急报警器,联系工作人员。 乘客紧急报警器位于列车车门或车窗旁,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按钮,可与列车司机沟通车厢内情况,便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重庆轨道交通弹子石站、四公里站、沙坪坝站、两路口站、李子坝站、南坪站、牛角沱站、观音桥站、红旗河沟站、重庆北站南广场站、小什字站、冉家坝站、五里店站、重庆北站北广场站、红土地站、江北机场T3航站楼站等车站安装有“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遇上心脏骤停的严重情况,可拨打120、联系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按照标准流程使用站内配置的AED,对乘客进行除颤抢救。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警方供图 编辑:田露军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