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金融专场)。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全市民营经济贷款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18%,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8%。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苏阳介绍,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持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相关举措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坚持科技赋能,引领金融服务数“智”化转型;坚持多措并举,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坚持服务下沉,提升金融服务“惠”及面;坚持机制创新,“畅”通金融资源传导渠道。 其中,在引领金融服务数“智”化转型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自建“长江渝融通”渝融通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等“两通两平台”系统,成为民营小微金融服务的“线上申贷中心”“信息共享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问题反馈中心”。 如,“长江渝融通”渝融通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集银企对接、监测预警、信息查询、问题反馈、政策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建立了重点民营企业融资清单,共计支持超万户民营企业贷款1000亿元;“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了对民营企业绿色转型项目自动智能化识别、精准开展环境效益和碳核算智能计算,为民营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9月末,全市民营企业绿色贷款余额达1085.6亿元,同比增长49.1%;“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集中公示69家银行的500余款信贷产品,企业可“一键申请贷款”“一键查询讯息”“一键反馈问题”。1—9月,平台累计为8993余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超220亿元。 在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全市金融系统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加大民营小微信贷投放、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倍增计划、实施跨境融资优化行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已运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各类专项再贷款以及支小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政策,支持3.6万户乡村振兴领域的市场主体85.9亿元、1700余户科技型企业125亿元、1970户企业绿色贷款43.3亿元、800余户交通物流领域市场主体8.6亿元;1—9月,全市企业运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发行债券金额同比增长46.7%。 在提升金融服务“惠”及面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高标准推进“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和金融服务港湾建设,建成港湾超500个、首贷续贷中心36个。这些港湾和首贷续贷中心常态化、阵地化开展首贷培植等行动,覆盖25万余户市场主体,今年1—9月累计为超5万户民营经济主体提供贷款支持787亿元。 在 “畅”通金融资源传导渠道方面,全市金融系统针对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创新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等机制,推出技改专项贷、农产品加工贴息贷款、稳岗贷等专项政策性产品,通过配套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优化民营经济融资服务。同时,推出货币信贷到村、“两张问题清单”快速协调解决机制等多个专项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全市金融机构推出了224款随借随还类金融产品、256款信用贷款产品,进一步缓解了民营经济主体的融资痛点。截至9月末,全市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增量占比达33%,较年初高28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原标题:发布会 | 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8% 全市民营经济贷款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