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统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对重庆前三季度工业、消费、投资等发展情况进行解读。 “今年前三季度,随着全市适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推动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特别是汽车、材料、消费品行业回升明显。”市统计局工业处处长吴丹表示,前三季度,在全市规上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在全市389种工业产品中,有202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包括汽车发动机、手机等重点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集成电路圆片、液晶显示屏、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智能手表、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市统计局服务业处处长王戈表示,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经济整体运行良好,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显现。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984.0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3.9%,同比增长5.4%。 “随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催生服务业新动能不断壮大。”王戈表示,截至8月底全市5G基站数达25.67个/每万人,保持位列西部省市第1位;1—8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实现营收162.64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677.86亿元,同比增长6.7%。 市统计局投资处处长屈磊旻表示,前三季度,全市投资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比上半年加快3.8个百分点,是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全市综合统筹各类要素保障,着力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有力推动了制造业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占全市比重23.2%,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特别是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34.3%,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贸易处处长李川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7.4%,由上半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转为高于全国水平0.6个百分点。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消费抢眼,是前三季度全市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李川表示,随着商贸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我市数字化网络消费持续增长,同时伴随着智能化、绿色化消费不断升温,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绿色产品日渐成为消费市场“爆点”。 原标题:汽车等行业回升明显 数字经济建设带来新动能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前三季度经济发展亮点 编辑:陶冶 校审:宋宇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