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语,悄然流逝。虽然一天还是24小时,但时间似乎有点“不够用了”。 近年来,“省流学”悄然兴起:从1.25倍速到1.5倍速乃至更高倍速播放,或是通过视频开头的弹幕快速了解剧情,一部几十集长的电视剧、两小时长的电影、上千页的小说,都可以浓缩至半小时看完…… 省流“风行”的背后,我们将错过什么? ▲不少年轻人选择倍速追剧。/重庆瞭望截图 01 美国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出版了一本引发全人类“恐慌”的书籍——《娱乐至死》。书中引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阐明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段,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 书中写道:“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我们没有发现观看电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铅字。” 如今,电视机时代迭代至“小屏”时代,配上便捷的倍速功能,不断地挤压着人们思考、推论的时间,让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大行其道。 短、平、快,省下了时间,也省下了思考,让人们犹如吃了一碗泡面,虽然谈不上营养,但满足了味蕾,也能填饱肚子。“省流学”正是在此背景下越发得到青睐。 一篇推文寥寥千字,配上几张图片,便等于看了一部电视剧;一段三分钟的短视频,加上几张影视截图,便概括了一部电影。受众似乎很快get到了全部剧情,但静下心一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或许,你只是在同事间闲聊时能“自信”地插上一句:“哦,这部电影我也看过!” 有网友用一句话总结出了倍速的诸多好处:用最短时间不费脑地学到最多的东西。殊不知,享受快速便利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省流”之害。 快是快了,却未必是好的。“省流学”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以及年轻人的反思。 ▲《娱乐至死》。/重庆瞭望截图 02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的这几句诗,或许道出了“省流”背后的根源——速度。在追求速度的年代,一切慢悠悠都变得不那么“可爱”了。 在古代,我们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捧一本诗书,细细品味其美好。到了《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尚且可以打开电视机以正常速度把一部电影或是一个节目好好看完,只是会不断地扣动手中的遥控器。而到了短视频风行的今天,一切都可以省去,如果1.5倍速还不够快,那就直接来一段视频总结梗概,看似把时间省下来了,其实其危害却是不小的。 与美好的细节“擦肩而过”。一部好的作品并不是只有剧情梗概,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随意的倍速“省流”,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快速高效地获取到资讯,但长此以往,你获得的也就仅止步于资讯,就好比一碗鸡汤只把肉吃了,无法品味汤之精髓与味美。 让思考的乐趣日渐“退化”。“省流学”将他人之思考、解读浓缩呈现,看上去非常方便快捷,但同时也因为其快,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无论一部电影或是一本书,能成为爆款,必定有其可学与可取之处,简单地“快进”只会让我们错过学习时的逻辑思考、领悟破题、提升蜕变等过程,就好比考试时通过作弊填上了正确答案,看似“过关”了,实则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让内心的浮躁悄然增长。无论是学习或是生活,有时候难免会枯燥、乏味,但要获取真知、要感悟生命的真谛,还是得静下心来下下真功夫、啃啃硬骨头,过程有时比结果更加重要。毕竟,在科研、竞技体育等领域,我们并没有快进键可以按下,也没有武功秘籍可以一朝习得,静下心来“坐冷板凳”才是成功的必修课。 ▲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倍速追剧#的话题讨论。/网络截图 03 “省流风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时代的根源。我们既不能“一锤子打死”,也不能“放任其自流”。平心而论,在社会节奏不断“倍速”的今天,追求“速度”与“效率”本无过错,受众对于“好”和“美”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让节奏“慢下来”,绝不仅仅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与追问。 用心打磨呈现,才能让人驻足留步。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作品才能留住目光。 文艺作品的生产者,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应克制“贪快”的冲动,练就庖丁解牛的熟练刀法,养成精雕细琢的创作习惯,力图呈现精品,让每一个细节都更有味道、每一处文字都散发着芬芳,打造出更多的文艺精品,让受众愿意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 “身入、心入、情入”,方能引人细细品位。当我们谈论倍速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今部分演员表演拉胯、台词拖沓,乏味、空洞的表演让受众难以共鸣、有些厌倦,选择加速是“人之常情”。怎么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多扎根泥土、多与群众聊聊家常,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表演要到位,台词也要力求准确、到位,契合剧情的发展,避免空洞无味的“呻吟”,才能以真情实感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细细品位。 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限集令”,今年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规划备案和内容审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集数不超过40集,总时长不得超过1800分钟”等规定都从硬指标上向“注水剧”说不,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处繁忙的都市,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被“卷入”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当“省流”风行之时,我们同样期盼有更多优秀的作品、优秀的表演让我们身与心都慢下来:泡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看视频中的喜怒哀乐,品人生百态的悲欢离合,在慢节奏中放松身心,尝试去品味“慢”的美好。 原标题:“省流学”风行,我们错过了什么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