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施工现场,随着起吊指令的下达,一根高6.8米、重达6.13吨的方型钢柱由1号塔吊缓缓吊起,顺利置入对应基础预埋件。这标志着该项目钢结构首吊成功,正式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阶段。 方型钢柱由1号塔吊缓缓吊起,将置入对应基础预埋件(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由中建六局承建的“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0.29万平方米,主体功能为会议会展及配套办公等。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以及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展示地、体验地,助力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 该项目钢结构首吊成功,正式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阶段(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据了解,该项目钢结构施工区域宽广,钢梁、桁架、网架等次杆件数量多且截面规格多,主要涉及钢结构和混凝土专业之间的配合施工,构件精度高,制造工艺复杂。 其中,网架为空间异形结构,不同区域的网架厚度及下弦水平标高均不相同,网架采用分块吊装+高空散装,采取何种技术措施来保证网架拼装精度也是本工程的重点。 两江协同创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项目俯瞰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首吊是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项目部坚持方案先行,在吊装前,对施工重难点进行充分研讨,严格核查作业条件和安全施工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整个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操作员协调一致、配合默契,管理人员全程监督,最终确保首吊顺利完成。”两江协同创新区公司建管部负责人表示,本次钢结构首次吊装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接下来将持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努力为两江协同创新区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视频 | 重大进展→“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成功首吊! 编辑:王抒寒 校审:宋宇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