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屋宝贝想要捐给博物馆

2023-11-8 14:3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粮票、布票见证了如今的富足生活;大姐、二姐的结业证书、毕业证书,讲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大姐的结婚证,诉说了婚姻自由后的真爱岁月……这些充满时光印记的物件,皆是张居善老人视若珍宝的藏品。他经常会把它们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追忆往昔岁月。

“喂,我有一屋藏品,想要捐到博物馆。”前日,张居善反复思量后,拨通了《重庆晚报》新闻热线(63900090),他希望通过本报,为这些珍藏品找到更好的归宿。

张居善无偿捐赠这一桌藏品


01

希望它们长久流传下去

6日午后,秋阳高照,记者来到沙坪坝区土主中路的张居善家中。这是一套一室一厅的老屋,客厅的大方桌上,摆了满当当一桌的藏品。

张居善银发白眉,已是86岁高龄,但他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举手投足间颇有文人气质。

张居善是一名有着60余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员,曾经当过老师,后来进入重庆特殊钢厂的组织部任管理岗。

几大本粮票和布票,各种证书、聘书,各种纪念徽章……用手细细拂过桌上的藏品,张居善说,这都是自己毕生珍藏的物件,既有自己花钱购买或与人置换的,也有大姐、二姐传承给他保管的。

“我现在年岁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它们捐到博物馆、文物馆这样的地方,让它们可以长久流传,也希望更多人看到它们。”张居善说这话时,手微微颤抖,但眼神坚定。他的小儿子张宗吉没有说话,只是握住了父亲的手,点了点头。

02

藏品背后,光阴故事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藏着光阴的故事,且听张居善娓娓道来。

粮票布票见证民生巨变

张居善收藏的粮票、布票足足有4大册。记者作为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85后”,翻开它们时,不由地感慨过去生活的不易,以及如今生活的富足和便捷。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极为匮乏,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张居善说,上世纪50年代,票证进入了老百姓生活,各个省市都有各自发放、印制的商品票证,对商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型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记者看到,粮票细分为粗粮票、大米票、面票、肉票(最稀有)等;布票也有布匹票、棉花票之分。

“当时如果没有这些票证,简直无法生活,出门也寸步难行。”张居善颇为感慨地说。

记者看到,这些票证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过期作废。各省市、乡镇的票证样式不一,除了纸质版的,还有的用铁牌制成。

据新闻报道显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得到发展,老百姓生活物资日益充足,全国范围逐步取消了票证。1993年,粮油全面敞开供应,粮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历史使命,现金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在家里用手机就可以全球购物,如果不看看这些票证,很难想象到老一辈过去生活的艰辛。”张居善说,他希望大家能从这些票证里,读懂“珍惜”二字。

粮票

布票


结婚证诉说幸福婚姻

大姐张居容比张居善年长7岁,如今已离世。她的一纸结婚证,至今被张居善完好保存。

记者看到,这是一张发行于1952年4月6日的结婚证。当年,19岁的张居容与29岁的曲廷俭结为夫妻。

张居善说,不要小看这张结婚证,它其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得到贯彻落实后,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婚姻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印证——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张居善说,当年大姐和姐夫在虎溪区(注:现虎溪街道)相识,二人都是工作中的积极分子,在多次工作接触中相识相知,后来自由恋爱并进入婚姻殿堂。

“他们有着相同的信仰,心意相通。”张居善说,大姐和姐夫一辈子都很恩爱,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凡事有商有量,可以说是婚姻自由的见证者与受益者。


毕业证书印证知识改变命运

1951年1月,张居善的二姐张居成(当年12岁)小学毕业,并拿到了毕业证书。

摸着这张泛黄的证书,张居善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当年,父亲做药材生意,自身也是个文化人,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因此,父亲将家中5个孩子全部都送到学校里读书,包括大姐、二姐两个女娃。

后来,二姐成为了一名医务人员,将救死扶伤作为己任,一辈子运用知识的力量发光发热。

再看1958年的这张结业证书,是大姐张居容拿到的。婚后的张居容依然坚持学习和读书,后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干部学校学习,并顺利拿到结业证书。

大姐后来担任一家银行的高管,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是一名工作能力卓越的知识女性。

“可以说爱读书、爱学习,是我们的家风。”张居善眼里闪着自豪,他希望这些年代久远的证书,可以带给更多人激励和思考。

大姐张居容的结业证书

二姐张居成的毕业证书


03

藏品将捐至“山城故事馆”

7日,记者联系上了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山城故事馆(注:位于山城巷金马寺小学旧址内)的李馆长,转述了张居善的捐赠心愿。

李馆长表示,张居善老人的这些藏品非常珍贵,记录了很多历史时刻,它们与山城故事馆“延续城市文脉,彰显百姓故事”的展出主题非常契合,很欢迎并且感谢张居善的捐赠。

通过记者的衔接,双方已约好,于10日在山城故事馆完成捐赠事宜。

记者了解到,山城故事馆的老物件多来自于市民的捐赠,2020年10月开馆至今,不断有市民将家中“压箱底”的宝贝送到这里。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曾任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的唐肇新表示,张居善老人的这些藏品,不在经济价值的高低,重在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们是不同时期生活、经历的实物佐证,无声地叙述历史记忆。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厚重的文化瑰宝。保护文物本质就是保护历史,护佑文化传承。”最后,李馆长如是总结道。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实习生 秦欣怡 摄影报道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