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科院获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104个最佳案例名单日前揭晓,我市承担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入选。 “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7家机构于2018年联合发起。本届征集活动于去年11月启动,共收到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的898个案例,最终评选出104个最佳案例。 据了解,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国为非洲首批援建了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该中心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对口承担,市农业科学院下属企业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具体实施。 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以推动农业技术“走出去”为宗旨,重点开展了帮助坦桑尼亚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工作,解决坦方最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与坦桑尼亚农业部直属科研机构千里马农业研究所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派遣11名中国农业专家常驻坦桑尼亚,围绕水稻、玉米、蔬菜、香蕉组培和蛋鸡养殖5个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 此外,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还配合中国驻坦大使馆,连续7年实施“中国农业技术惠坦行”系列惠农活动,在坦建设综合示范村和标准化生产示范片,推广新技术11套以上,面积超过1000万亩。 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已在当地示范新品种400余个,培训多种层次人员6550人次以上,甚至为坦方培养出了10多位致富带头人和3名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培养坦桑尼亚农业职业人才的实践实习基地,得到坦方政府及民众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以前当地水稻亩产不高,通过我们多年的技术指导,如今亩产提高30%以上,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减贫效果显著。”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主任、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王骞说。 原标题:中国援坦农技示范中心帮助当地水稻亩产提高30%以上 重庆承担援坦项目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