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九襄古镇 文/孙小芳 与九襄的相遇纯属旅途的一个插曲。天已黑尽,延绵的车队仍在逶迤蛇行。目的地汉源并不遥远,但道路拥塞,不可预期,众人饥肠辘辘,索性随意下道。 暗夜茫茫,九襄黄牛肉的灯光招牌像黑夜里一面招摇的旗,欣喜,奔赴而去。九襄古镇,迄今2100年历史。因连接雅、甘、凉三市州,茶叶布匹米粮果蔬源源不断运往康定,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阜集散地。 这里依山傍水四季分明,中高山区雾霭阵阵,河谷地带阳光宜人。诸葛亮路经此地曾断言: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丰收!跨过城门,进入场镇,古朴冷清的老街跃入眼前,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汉源街”。“汉源街”由共和街、建国街和牌坊街以及众多的小巷构成,街首为城门,街尾石牌坊。街道宽约七米,占地约两平方公里。 古镇长虽不足千米,却是古时南方丝绸之路官马大道上的重要街衢。老城门、米仓巷、轿房巷、伤心街……昔日盛景管中窥豹。汉源街有名的“源源号”老宅,两楼一底,中西合璧,乃富豪陈笃生的私宅。私宅构思异常精巧:重要房间均有木制暗锁,顶楼还有拉杆轨道伸至底楼,富家小姐足不出户便能获得所需之物。 青石板路,明清建筑,房椽当街而伸,木板房之间有风火墙。卵石为基,夯土为墙,青瓦,花窗。那些精巧雕花廊柱雕花窗,在平实古旧的街上,倍显气宇非凡。 偶见敞开的雕花木门,好奇进去瞥上一眼,里面更是别有洞天:四方天井,果蔬满眼,阳光熠熠生辉倾泻而下。若是宁静的夜晚,这里应是满天星光满屋月亮。天井内,恬淡虚静,花好月圆。天井外,行人如流,喧闹繁华。 老人枯坐于门旁,眯缝着眼,心思了无风烟俱净。老人们淡淡的笑,和秋日暖阳相得益彰。如果人生是一辆奔赴的马车,他们已途经关山秋月,波澜不惊,不疾不徐。 街头,两位面色红润的老人正怡然自得拉“二胡”,曲不成调,定睛一看,二胡造型怪异。好奇打探:琴是自做的!制琴人乃旁边鞋匠,弦是废弃自行车的刹车线,众人惊诧慨叹连连:高手在民间! 古镇的尾端,拐弯出去便是无垠的原野。原野上矗立着一座辉煌的石牌坊: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牌坊精美壮观,突兀而堂皇。它是古镇的魂、这片土地的王!牌坊建于清道光29年,众多工匠历时8年,旨在旌表母亲与兄嫂节义,故名“双节孝石牌坊”。牌体是清代流行的四柱三间、多脊出檐,主题“忠孝节义”,坊眼“节孝”二字,笔势逎劲隽永。牌坊的脊檐别具一格,两面各有9条龙。因通体涂有矿物颜料,远观凌空闪耀如熊熊燃烧的烈焰。细看48部戏曲169幅场景570个人物跃然其上,面目清晰,神态各一。 站在牌坊下,眺望远方,河水汤汤,薄雾轻霜,对岸林山如海,绿意苍茫。 这里是有名的梨乡,当春风染绿枝头,这里的三月,应是桃花简静,梨花胜雪。绿遍山原白满川,这里的天空应有布谷鸟的歌唱……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