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许大立:举枪指向大目标

2023-11-16 09:2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举枪指向大目标

文/许大立


射击于我,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看多了战争片谍战片,举枪射击,千姿百态。每每有射击运动员屡屡在国际大赛为国争光,镜头多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惊天一击,拿下中国复出奥运第一金,瞬刻轰动中华。陌生那是对射击运动而言,虎头岩上的原重庆市射击学校,早年去过,印象全无。及至前几日去了白市驿附近重庆市体育局属下的射击射箭运动中心,方知自己对于射击,对于当代射击运动,可以说是一白丁,近乎无知。在训练场地近距离观看训练,看年轻人一次次举枪、瞄准、击发,方知在潇洒俊朗的身影后面,是无数次枯燥而简单的重复。与几代运动员促膝谈心,才明白他们都是和我一样的寻常百姓,他们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有着同样的热情与追求。

有这样两位教练员、运动员,走进了我的视野——

王涛,会写诗的世界冠军

王涛,已届不惑之年,却有着年轻人的面庞,自信而阳光。昔日的步枪射击世界杯冠军,今天的步枪射击教练,从学校到赛场,他走过了整整20年宝贵时光。他的身上光环四射:国际运动健将,世界杯冠军,伦敦奥运会第四名,全国体育战线先进工作者,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应该说功劳卓著。可是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更多的渴望,看到了高水平运动员的不知足精神。他对我说,这一生不可弥补的遗憾,是伦敦奥运会上的第四名!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赛场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王涛倒数第二发只打了9.2环,以0.7环之差痛失奖牌。时至今日,他仍然难以释怀。那一年他31岁,正是射击运动员出成绩的高峰期,一枪之失,一步之遥,他未能让国旗在赛场升起。这种遗憾,不做运动员是很难理解的。然而遗憾只能深藏心底。王涛此后在国家队当了多年二线教练,后回到故乡重庆,担任市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气步枪教练。

王涛多才,出口成章。他用诗化的语言,倾诉对射击运动清澈的爱——

自从选择了射击运动

就从未动摇过

哪怕是一次

不要去想结果

努力1000次

总会有结果

如果放弃梦想

人生的比赛也就从此结束

严苛的国家队训练

让坚持变成习惯

精益求精

这是中国的精神

在我血液里传承

是人

掌握着子弹的轨迹

直至靶心

是枪

改变了瑟缩的心境

力求完美

调整指向

抵肩 托枪 贴腮 击发

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目不转睛

人枪合一

……

王涛倾吐着心底的声音,真诚而热烈:“10米的距离我已经走了20年,我要把中国射击的魂一代代传下去,让国歌响彻世界的赛场。”

我们期待着,期待着你的弟子和你,所向披靡,为国争光,枪响之处,国旗升起,国歌飞扬。

段友兰,生命像花一样开放

在射运中心座谈会上,一位活泼开朗的残疾运动员格外引人注目。射运中心张琳琨科长介绍说,她叫段友兰,36岁,来自城口,曾在全国残运会上包揽4块金牌。呵呵,这么厉害?此人肯定有故事。我顿时来了兴趣,决定采访。

很顺利。段友兰发来了大量资料。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这位3岁遭遇不测失去左前臂、命运多舛的山村女孩,居然有如此丰富的人生。她是贤妻,20岁嫁人,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庭。公婆患癌,她用比赛赢得的奖金给家人治病;丈夫外出打工,她带着一儿一女来到中心城区,训练间隙打工挣钱,抚育孩子成长。她是一名优秀残疾运动员,也是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她的故事感动了城口县的老百姓,入选2015年度“感动城口十大人物”。高票当选,没有悬念。

段友兰性格开朗,不因残疾而沮丧,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人生。城口县残联的领导看她经常跑步运动,身体条件好,推荐她参加田径训练,主项铅球。可她后来却阴差阳错走上了射击运动之路。那是某次运动会上射击队缺员,拉她救急替补,于是她便稀里糊涂加入了射击队伍。可爱的是,当时她连枪都没摸过一次。“拉郎配”成就了段友兰,她进入了十几个人一条枪的射击队,也爱上了射击运动。枪少人多,段友兰见缝插针,人家休息她练,人家吃饭她练,终于崭露头角,出了成绩。她的进步引起市射运中心注意,很快成为市残联派训的在编队员。有了名师指导,她的成绩扶摇直上,一般性的比赛就不赘述了,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段友兰有若神助,一举拿下10米气步枪60发卧射个人金牌、团体金牌,50米小口径60发卧射团体金牌、个人金牌……段友兰为重庆夺得4枚金牌、2枚银牌,轰动赛场,创造了历史。

梅花香自苦寒来。段友兰有此成绩,和刻苦训练息息相关。射击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双手托枪,才能使枪保持稳定。对于左手缺失的她,托枪是天大的难事,每次训练,需要不间断托枪60次以上,就算是健全的正常人,也很难坚持下来。段友兰坚持了,为了出成绩,还给自己增加了训练量。她常常练到手臂酸痛,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我是真的很喜欢打枪,为了这一份热爱,再辛苦我也能坚持。”此后,段友兰陆续获得了国内比赛的多个奖牌:2013年成都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收获1金1银1铜;2014年重庆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收获1金1银。孩子小,父母老,公婆病,为了备战全国残运会,她半年中只回过一次城口老家。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天津全国残运会,段友兰功夫不减当年,再获3枚金牌;2021年西安全国残运会,又斩获4块金牌。

城口人民对段友兰关爱有加,诗人杨兴平用质朴的语言赞美她:

巴山段友兰,经历不平凡。

身残志弥坚,自信永向前。

残联遇伯乐,当选运动员。

学艺不嫌晚,弃锄把枪练。

天赋加勤勉,首战即夺冠。

大搏与小赛,神枪争满环。

县级晋市队,全凭实力显。

参加残运会,四金全包揽。

……

段友兰是幸运的,她自己兴许也没想到,命运给她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另一扇窗。这是时代的馈赠,也是残疾人的光荣。她是一朵来自大巴山的花儿,正在这个幸福的时代纵情开放!

(作者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