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狂的石头》到《少年的你》,从《火锅英雄》到《回来的女儿》,一众在山城取景的影视作品获得广泛赞誉。对“8D城市”“网红城市”“天然摄影棚”的认可,让“拍重庆”成为各大剧组的共识。 好莱坞品牌影视基地落子大渡口区,重庆影视城提供全链条影视生产服务,用“黄桷计划”“扶垚计划”支持重庆本土影视行业发展。据媒体报道,每年光在重庆相关部门报备的影视剧就有300多个,高峰时期,十多个剧组同时在渝拍摄。 “重庆拍”正在成为这座城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可以说,从“拍重庆”到“重庆拍”,是对城市资源禀赋的深度开发,对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调度,对挖掘城市经济增长点的成功探索。 天生“有戏”的重庆,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戏”! ▲《风犬少年的天空》主角在菜园坝长江大桥奔跑。/慢新闻 01 有人说“一座重庆城,半部电影史”。这不仅是对当下发展的点评,更是对行业历史的回顾。 重庆与电影结缘很早。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同年,一位名叫赫德希的希腊人,在今天的中华路实验剧场放出了重庆的第一部电影。 重庆电影业起步很早。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制片厂”落户枇杷山,“中央电影摄影场”选址南滨路,一大批救国主题的“大后方电影”在这里诞生。 制作技术和影视类型的发展,让重庆在当代电影史中有着越发举足轻重、类型鲜明的特质。2006年,《疯狂的石头》让全国人民深度领略了罗汉寺、长江索道的魅力,随后一批批剧组来重庆取景,让“有戏”的重庆越来越“上镜”。 智能手机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发展,让重庆独特的地貌风情得到了最大程度发挥。以重庆城市风光为主题,进行摄影摄像、影视创作,成为一种具有民众基础的社会共识。6年前,重庆日报主办的“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便是一大明证。 这场老百姓的接力创作,记录了太多城市变迁、生活场景,“视觉重庆”图片库中已沉淀下100余万张历史影像、50余万张珍贵瞬间。可以说,山城儿女对“拍重庆”不仅是“知之者”,更是“乐之者”。 ▲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影视基地场景。/江津融媒体中心 02 从“拍重庆”到“重庆拍”,《重庆市“十四五”电影业发展规划》明确了11项任务。这11项任务,覆盖影视产业链的全链条。 宏观上,用“黄桷计划”扶持和培育市内外优秀电影人才和企业;内容上,争取在5年内结合时间节点推出8—10部优秀本土电影;服务上,建立完善电影版权服务中心,加强电影创客小镇建设,积极服务青年电影人才、电影工作室、电影相关机构。 在这11项任务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竞放异彩的影视城建设。作为拍摄影视产品的主阵地,各区在这方面抓得很实,也很具有前瞻性。 大渡口区积极对接好莱坞最新技术及应用。去年,国内第二家“PROAM STUDIOS”影视基地落成。这个一期总投资1.32亿元的好莱坞影视制作品牌,目前已完成数十个广告、产品线上发布会的拍摄,多部出口影片正在筹拍。 在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看来,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通过场景布置等方式强化氛围营造,加强行业互动合作,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未来,外国影人走进重庆、重庆电影出口海外,有望成为一种常态。 在永川,新近落成的永川科技片场,具备LED虚拟拍摄系统、XR扩展现实系统、Vicon动作捕捉系统等,技术堪称全国领先。这个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数字科技影棚中,矗立着全亚洲最大的弧形LED虚拟拍摄屏,虚拟拍摄空间达800平方米,同时配备行业顶尖的伸缩炮、斯坦尼康、蔡司镜头等拍摄器材及全套灯光矩阵。科技范、未来感,成为重庆把握未来先机的法宝。 在“十四五”规划中特别提到的重庆影视城,承接了大量优质影视内容的制作。 为何以《尘封十三载》为代表的悬疑剧,落子重庆影视城?专业周到的一条龙服务,是剧组从立意、取景、拍摄均选择重庆的重要原因。 剧中频频出现的公安局、派出所、110指挥中心甚至监狱,不仅逼真还原现实场景,甚至在年代感上也拿捏得恰到好处。这里,正是位于江津的公安题材拍摄基地。这个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超大园区,是全国唯一的公安题材实景拍摄基地。 除了人无我有,重庆还在影视行业力争人有我优。 以江津白沙的重庆影视城为例,全年代、全素材的拍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一座古城、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在白沙古镇,“老山城”的风貌、山地民居的景观次第展现。从明代的老巷子到朝天门、解放碑等元素一应俱全。 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重庆能够为剧组做的还有很多。2019年以来,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宝荣宝衣“影视服装道具库”、1万余平方米的“80/90年代影视道具库”、3000余平方米的影视特殊道具库等相继落成。这个西南地区最大的“80/90年代影视道具库”,能够为剧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 “发展影视产业实际上就是做服务。”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帆指出。他建议重庆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让外地剧组不仅来渝取景,还把更多的后期制作留在重庆完成。 ▲永川区影视科技让拍电影更简单。/重庆日报 03 让“重庆拍”落地生根,需要正视的差距、扎实推进的工作还不少。 同样拥有优越地理条件的青岛,已经有了不小成绩。2017年10月,青岛被授予“电影之都”称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13个电影之都之一,也是中国首个“电影之都”。 此外,横店响当当的名气和实力、厦门拥山抱海的浪漫氛围,都让地处西部地区的重庆,有不小的压力。 重庆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首先,是与特定影视类型的高度契合性。用著名导演张一白的话说,这“是一座现代感与市井气息互相融合、互相承认的城市”。 从万盛石林到丰都鬼城,从长江三峡到大足石刻……自然的神力与历代的经营,为重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也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故事原型、传奇之思。江水带来的雾气,氤氲、暧昧,新旧夹杂,一种悬疑、魔幻的“超现实”色彩油然而生,为演员的表演带去天然的情绪加持。重庆的“悬疑剧之都”名不虚传。 其次,是具有纵深性的文旅融合发展潜力。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基地专委会副会长陈建瑜总结了影视基地的四大类型:一是借影视做旅游,二是影视拍摄与旅游结合,三是只做影视拍摄,四是“影视+资本+地产”的电影小镇。作为常年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重庆要走的正是影视拍摄+旅游+后期制作的新路。 最重要的,是重庆从根本上对影视行业的全链条关怀支持。2017年开始,重庆市电影“扶垚计划”问世。这个旨在扶持“一站式”服务平台的计划对本土电影剧本、影片摄制、发行放映乃至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拿出“真金白银”的补贴。 文化创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能否出爆款离不开宽容的氛围和真心的信任。从人、财、物、景和服务全面落子的重庆,正在塑造在影视创作领域的独特优势。 一个有戏的重庆 ,未来一定更有戏! 原标题:重庆,有戏!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