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副刊 头条大赛(第20季)|孙晓航:托举夕阳

2023-11-24 09:1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托举夕阳

文/孙晓航


人的一生,如日出日落,孩提时宛如初生的朝阳,鲜嫩可人;人到中年如日中天;再往后就是一步一斜阳;到晚年就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学中医的我,悟出哪怕是人生的夕阳,但只要有充分的阳气维持托举,也可以延缓坠落的时间。那么,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年迈的父母是夕阳,而子女就是托举夕阳的坚实力量。

记得十年前,母亲六十岁,有一次我们回四川老家踏青。车辆正在山间公路平稳地行驶着,突然,母亲心脏不适,但没有吭声,父亲觉得按按穴位就能缓解,也没吱声,坐在前排的我完全不知情。后来父亲见母亲手都抽搐了,才慌忙喊停车。这病情来得太突然,随行的人都慌了神。在这万分紧急之际,我稳定情绪,说需要银针放血。但在这山野之间根本没有药房也没有医院,哪里去找银针。随行的舅舅问,“缝衣针行不?”我回应“行”,他立马跑去不远处的农家找寻。但时间不等人,我家先生急中生智去路边树枝上摘下一枚刺,我立即给母亲扎“十宣穴”,也就是人的十个手指端头。我先从左手大指头扎起,因为中医取穴的经验做法就是从左边起。一扎下去,暗红色的血珠就冒出来了,当扎到中指时,也就是中医说的心包经的中冲穴,乌黑的血珠一下子涌出来,母亲居然一下子恢复正常,人不抽搐了,眼睛也有神了。但我还是继续把剩下的7个指头扎完,看到已恢复如常的母亲,心里才妥当了。

下午,母亲和大家一起登山踏青,谈笑风生,步履矫健,所有见证者都纷纷感叹中医针灸的神奇。从那日后,针灸针成了我背包里的常客,我并叮嘱父母随身都要别一根针,还要告知其他老年朋友,以备不时之需。

十年间,母亲身体状况还算平稳,但就是前几天,骤然降温,母亲受了风寒,一天早晨突然晕倒在厨房。父亲眼见这一幕,急忙呼喊帮忙。我家先生早一步赶到,觉得情况严重,立刻准备打120。但120赶来也需要时间啊,抓紧自救!我冷静沉着地先摸了摸母亲的手,冰冰凉,这在中医上讲是四肢厥逆;再摸母亲的额头,渍渍冷汗;翻开眼皮,尚有弱弱的神,于是我马上掐人中穴合谷穴,几秒钟后,母亲喊“疼”。我知道,救回来了。接下来,我先生把母亲背到床上,平躺,别小看平躺这个动作,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昏厥的病人,这个姿势等同于救命。看了看母亲的呼吸还比较均匀,赶紧把脉,判断需要立即补气补津,我立马想到生脉饮,这个显效快。让母亲连喝了4支,40毫升,几分钟后,我看到母亲脸色好了些,母亲此时主动告知平稳了。之后我又开了药方,当吃完两付后,母亲咳嗽鼻塞的症状几乎没有了,精神也好转很多。

此刻回想母亲那天瘫倒无力的样子,就像受伤奄奄一息的大雁。从那一刻起,我满心满眼都想呵护父母的周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想其他老人的儿女,一定与我同有呵护父母身体的强烈愿望。于是,我写下此文,想和家有老人的儿女们学习交流,多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备一些急救的器材药品,学一些养生的方法,像陪伴子女学习一样陪伴父母锻炼,提升父母的体质增加他们的健康常识。

(作者系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