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回顾历史,“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从一隅到全局,跨越60年的“枫桥经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重庆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统领完善“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书写了一个个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铺就了一座座沟通党心民心的连心桥。 党建统领完善“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 60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充满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了基层全过程、各方面。牢固树立“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理念,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则非常考验各级党组织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作用,持续放大党建统领“协调各方政治优势,强化力量资源整合”的优势,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拓延至基层治理每个末梢,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同时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全覆盖组建网格党组织,把党组织拓展到最小治理单元。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问题闭环解决机制,推动在职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到下沉社区网格开展服务。 为真正把“枫桥经验”落实到基层治理末梢,重庆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法,依托党建统领完善“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141”基层智治体系,即建设一个乡镇基层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党建工作体系、经济生态体系、平安法治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四个板块+一套网格,从而形成“中心统筹、平台运行、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大统筹、大板块、大服务基层治理新格局。 重庆选取首批16个镇街进行试点,铁山坪街道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在江北区铁山坪街道,“一张网”覆盖辖区44个基础网格、3个农村网格和3个专属网格,使得在网格内全面开展摸排和化解矛盾成为可能。 荣昌区广顺街道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按照“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打通了党建统领网格治理“最后一公里”;走进九龙坡二郎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正中的可视化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多跨事项”等板块的数据和工作情况…… 一系列试点探索打出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全市村居调委会调解案件数由2018年的79%下降至2022年的51.4%,标志着“枫桥经验”在重庆绘出了平安建设领域的美丽“枫”景。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庆实践 “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枫桥经验”始终如一的目标导向。 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重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发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一间“和顺茶馆”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打卡地”,这里不仅可以喝茶聊天,还可以了解政策宣讲、调解矛盾纠纷、咨询相关法律。在江津区鼎山街道,自探索出“公事”“共事”“家事”“三事分流”工作法,搭建起网格邻里会等协商议事平台后,居民自己开会调解矛盾纠纷已成家常便饭。黔江区针对医患纠纷“处置慢、调处难、易激化”三大难题,创新医患纠纷“1234”工作法,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已成功化解医患纠纷472件,有针对性地向医疗机构提出整改建议50条…… 尽管“枫桥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切实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如今,在重庆各地,认真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发动群众力量,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的范例比比皆是。 南川区西城街道、丰都县兴龙镇等地充分调动老党员、老干部、乡贤名人等力量,依托其威信高、乡情熟、知民意的优势,主动对基层矛盾、邻里纠纷开展调解,让更多居民群众打开“话匣”直面矛盾,解决纷争。江北区的“老马”马善祥不仅数十年如一日战斗在矛盾纠纷化解一线,还将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培养成“千军万马”,带动47个“老马工作室”、126个“小马工作站”和4000多名党员群众一起“万马奔腾”。扎根基层三十余载的杨永根,从一头“杨”逐渐发展成为人数上千的“老杨群工”队伍,近7年走访群众5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500余条,处置矛盾纠纷2000余件次,协调兑现民工工资、工伤亡赔偿事项金额累计超2.5亿元…… 以数字化赋能重庆基层社会治理 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直辖市,城乡区域差异较大、协调发展任务繁重,要实现民之安乐,必须准确把握基本市情,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面对复杂的形势,重庆政法系统站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为动力引擎,与时俱进推动基层治理理念、方式、机制、手段创新,不断激发基层“智治”活力。 广场坝坝舞、夜市摊贩、违法施工等噪声扰民,是群众常常遇到又反映强烈的基层治理难题,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研发“治噪者—AI融盒”噪声监测治理系统,实现了对各类噪声的智能监测、实时预警、精准干预、科学处置等“全链条”闭环管理,远程将噪声纠纷化解于“无声”“无形”。 为支持偏远地区群众智能诉讼、多元解纷、执行指挥、远程接访等多种需求,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研发推出“车载便民法庭”,如今已遍布重庆各地的田间地头,在社区集镇中开展巡回审判,现场定分止争,回应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从源头化解矛盾,在深化诉源治理和助力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重庆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中,更好实现了对矛盾纠纷形势的综合研判、对苗头性问题的预测预警—— 开州区汉丰街道开发的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接入公安、市场监管、森林防火等重点场所视频监控118个,实现了“定点监控、滚动巡视、风险感知、分屏显示、多源调用”,能够通过分析重点信息,提前预警和精准识别各类社会矛盾;石柱县依托自主创新研发的“平安乡村·智惠农家”防控系统,探索形成了“智能化防控+贵和工作法”基层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 进入新时代,重庆将立足预防、调解、法治、基层,不断丰富发展“枫桥经验”的实践成果,努力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努力为全国提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庆方案”“重庆智慧”。 原标题:“枫桥经验”新实践 | 新时代新重庆的美丽“枫”景 ——重庆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述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