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的快乐时光 文/陈劲 我从小生活在一座偌大的老院里,每逢夏夜纳凉,便会迎来我们的快乐时光。虽然半个世纪过去,至今仍是满满的回忆。 夕阳西沉,晚霞映红了老院,院子里晃动着准备夏夜纳凉的身影。大人娃儿齐动手,先清扫院坝的灰尘,再端出清水泼洒,直到地上热气丝丝散去。接着将各式纳凉神器移到院中,大婆家的凉板椅、五婆家的长条凳、大婶屋里的竹棍席等先后摆放在自家门口。大爷呢,径直把晒粮食用的大团筛安放在了两根板凳上。 晚饭后,人们陆续出屋。大公在大婆的搀扶下慢慢坐下,倚靠在椅子上悠哉地闭目养神。大人们轻轻挥动着蒲扇,几个调皮娃趁机靠近借点风,也有懂事的帮着大人麻苞谷。不一会儿,一阵呼噜声从五公家门口传来。我们蹑手蹑脚靠近,用一根纤细的茅草挠他鼻孔。“哪个小屁孩,再不停手我起来卡你的蹄筋哦。”可大爷白天活太累,不想睁眼也不想起身,只是吓唬。无趣的我们经堂哥安排,玩起了斗鸡游戏。孩子们的表现,大人们看在眼里,每当有人倒地露出点光腚,院里便是一阵笑声。 我们正玩得起劲,院外传来自行车铃响,我知道那是父亲回来了。“老三,你老汉回来啦,包包里面有冰棍哦。”五婆摇着蒲扇,语言充满诱惑。可母亲的话却先了我去:“这么晚才回来,晚饭都吃过了。”“班上有个娃调皮,去邻村家访了。”父亲停好自行车,我的一双小手就不自觉地抓住了他的手臂。父亲一声“抓紧啰”,然后拉着我转起了圈圈。 一阵风扑面而来,我直喊凉快,感觉成了院里最幸福的娃。 在老院,年过八旬的大公读过私塾,肚里藏有许多故事,我们会隔三岔五地求他讲一些。大公讲的多是些抑恶扬善、除暴安良及秀才攻读的历史故事。父亲吃过晚饭,摇着蒲扇走过来,接过大婆递过来的凳子坐下陪我听了会。在故事要结束的时候,递上一支烟给大公点上,回头让我猜故事结局。自然,我那些幼稚的想法又迎来大人们一阵快乐的笑声。 兄弟姊妹们见父亲停息坐下,纷纷围过来,期待着这位院子里唯一的乡村教师给他们讲点啥。父亲呢,通常会讲些幽默笑话,如“一根扁担睡十二个人”“饿不死的老公公菜”云云。当然,也有我们喜欢听的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 那晚,恰好七夕前夕。皓月当空,老院沐浴着皎洁的夜色。在父亲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遥望星空,想象着牛郎织女不时将要相遇的美好情景。这时,年长的堂哥堂姐,你一言、我一语背起了《天上的街市》里的诗句。当时我不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只觉得那些诗句犹如轻柔的夏夜凉风,听起叫人好舒服。尔后,我们躺在各种纳凉神器里,数着天上星星几许,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档案馆)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